的确,《犹太女》是一部5个小时的法文歌剧,极少上演,能够唱这个角色的男低音全世界没几个,但是为了能回国演出,李晓良和他的经纪公司紧急在全世界范围内寻人,而且所有费用都由他来承担。“找了一圈之后只有三个人当时有档期,一个年纪太大了已不能登台,一位俄罗斯的演员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拿不到签证,只有一位是我以前认识的美国男低音,他十年前唱过这个角色,接到我的邀请他很痛快地答应了,第二天就从纽约飞到了德国,因为德累斯顿歌剧院在歌剧界是个很有分量的剧院,他从来没在这里唱过,对他来说也是一次好机会”,李晓良觉得自己很幸运。
即使找到替演也不是万无一失,李晓良需要承担的最大风险其实是对个人声誉和事业的影响,这比钱重要得多。“欧洲的经纪公司很明确地告诉我,这么大的歌剧院,很多人还是来专门看我演出的,我突然不演了,会让圈内人觉得我这个人不够保险,对我的信任度会降低,问我愿意不愿意担这个风险”,李晓良面临艰难的选择,但是他还是决定回国演出,“我跟他们说,我的父亲是唱歌的,他是我的第一个声乐老师,我在柏林或者维也纳唱歌剧,他们会觉得很好,但是他们最期待的还是我出现在中国的舞台上,我已经15年都没有回到家乡演唱了,父母的年纪也不小了,我不想留下任何遗憾”,李晓良的真诚最终打动了经纪公司负责人。
归国演出获赞誉
好事多磨换来的是巨大成功,在《纳布科》首演现场,李晓良一出声就把观众震住了,了解他的人盛赞他不愧是国际水准,不认识他的人也被惊讶于原来男低音也可以有这样的声音和质感,很多人甚至改变原来对男低音浑厚有余,生气不足的偏见。最让李晓良高兴的是,父母、哥哥、妹妹、太太的母亲等一大家子人都从山西来到国家大剧院观看他的演出,还有多年来的朋友、同学、老师,简直是一场盛大的聚会。
几天前,德国的经纪公司传来好消息,德累斯顿歌剧院2015年要上演《浮士德》,询问李晓良有没有兴趣和时间出演,看来他在国际舞台上的歌唱事业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而且道路还将越走越宽阔。
李晓良的这次亮相给国内歌剧界和观众带来极大的惊喜,其实这两年,这样的惊喜已经越来越多,长期在国外发展并广受赞誉的中国歌唱家纷纷回到国内参演中国制作的歌剧。对于这些驰骋在国际舞台的歌唱家,回家乡演出是他们多年的愿望,但是这一定要建立在良好的歌剧生态系统上才能实现,这些年随着国家大剧院歌剧制作力度的增加,歌剧水准和国际接轨,观众群也逐渐专业起来,这些都为海外中国歌唱家的回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这些优秀艺术家的实力和勤奋也带给人们很多启发,没有任何成功是可以轻而易举得到的。(北京晚报)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