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在无锡的家,虽然不常住,但一尘不染。十平米不到的房间里放着当年考上音附小时,家里花5000多元钱买的钢琴。书架上放着她到国外演出时带回来的各种纪念品。
上音附小的小逃兵
为考上音附小,李佳父母把李佳送到上海音乐学院著名琵琶演奏家周丽娟那儿“深造”,一周一次。“起初是我们夫妻俩轮流陪李佳每个星期天乘火车到周老师家上课,后来因为工作原因,另外往返车票、学费开销也挺大,就和孩子商量让她一个人乘火车到上海学琴。”李妈妈说。
在李佳眼里,妈妈是个“狠心”的人。她说:“那时我才八、九岁,就让我一个人乘火车到上海。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和陌生人说话,都是我妈给我定下的独自出门规矩。”
当时外地学生想要考进上音附小非常不容易。据李妈妈回忆,当年上音附小只准备招收两名学琵琶的学生,而这个名额基本都给本地生源占了。为了考上这所学校,周丽娟决定让李佳试着练习难度最大的琵琶曲《十面埋伏》,“外地学生靠曲子难度更容易考上些。”
令人惊喜的是,在日复一日五六个小时练琴达一年时间后,李佳还真把这首曲子弹下来了。也就是凭借这首《十面埋伏》,李佳在十岁那年,也就是1990年,如愿考上了上音附小。
李妈妈悬着的一颗心总算落了地。但她没想到,也是这个李佳,竟然当了上音附小的逃兵。这事还得从李佳到上音附小报到说起。
当时妈妈将李佳送到上音附小,报完到就走了,而别的孩子都有家长陪着。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让头次离家的年龄尚小的李佳很不适应,孤独的她特别想家,当天她抹鼻子就大哭了起来。哭两声也便罢了,可李佳不,她就此闹起情绪了,三天两头哭着喊着,“我要退学,我要回家”,还偷偷地离开学校,跑到周丽娟老师家,给无锡的父母打电话。回忆起那段往事,李佳自己也忍不住笑了,“我的个妈呀,那会儿真是闹得上至校长,全校皆知。”
至今回到上音附小,熟悉李佳的老师还会拿她的那段疯狂往事说笑。
与琵琶大师刘德海的师徒情谊
在2009年之前,中国音乐的高等学府并没有琵琶博士研究生这个专业。中国音乐学院也是因为琵琶大师刘德海才于2009年设立了国内首个琵琶博士点。李佳是刘德海的学生,恰巧碰上了这个点,她觉得“能成为国家首个琵琶博士应该是件挺有意义的事”。
与当下的许多琴童相比,李佳的学琴之路虽然艰辛,但她是幸运的。她碰到了许多德艺双馨的老师。用李佳的话来说,“以前的老师素质都比较靠谱。哪像现在的老师,上一堂课动辄好几百甚至上千,还不是尽心尽力教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