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家营音乐会演奏现场
作为华北平原上一个历史久远、民风质朴的小乡村,屈家营因那缕自然淳朴的天籁之音而变得远近闻名。农民的双手虽然黝黑而粗糙,古老的音调却从一双双粗犷有力的大手中得以代代相传。
屈家营音乐会始创于元明之际,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因为主要靠管子领奏,用笙和奏,配以笛、锣、鼓、板、铙、钹等乐器,故也称笙管乐。作为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音乐之一,屈家营古乐与西安仿唐乐舞、湖北编钟乐、北京智化寺古乐并称为中国四大古乐,被誉为“音乐活化石”。
(一)
大年初六,清早,廊坊市固安县屈家营村。淡淡的雾气笼罩着乡野,寂静的北方小村里,家家户户沉浸在浓浓的年味中,那些准备外出打工的人们开始整理行囊了。22岁的姚志亮要过些天再出去,因为他要参加正月十五村里举办的音乐会,作为屈家营音乐会最年轻的乐师,他要和老前辈们一起抓紧排练了。
本以为屈家营音乐会那古朴的曲调,根本无法在现代人心中激起波澜。但当记者见到屈家营音乐会会长、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胡国庆,并听他轻轻吟唱曲谱时,那嘹亮清音缓缓地进入了我的灵魂深处,一种诗意清雅、清新脱俗之感顿时萦绕心头。
冬日的暖阳洒在红漆四方桌上,胡国庆眯着眼睛小心地翻开乐谱。暗黄色的宣纸上工整地用毛笔竖排写着古老的记谱符号,那就是“工尺谱”,经历代乐师们传抄留存至今。
“玉芙蓉”“纣君堂”“骂玉郎”“庆丰年”,单看这曲牌名就知道,全是中国历史中最动人心弦的章节,或抑或扬,或悲或喜,或嗔或怒。
凝视着眼前这位已过花甲之年的传承人,我仿佛触摸到了屈家营音乐会古老的脉动,正是他们,让这古老的音乐得以延续。
胡国庆闭目咏唱的神态和清亮的嗓音着实让听者失魂。一直以来,音乐会现场演出时乐手们都是双眼合起的,何以如此?一个解释是,音乐会尊师旷为祖师,祖师目盲,于是他们也选择了这样的姿态,以表达对祖师的敬重。但胡国庆却有更实在的解释,他说,演奏时闭目,是为不走神不乱谱,全神贯注。
(二)
林中树,一个典型的北方农民,74岁。满脸皱纹昭示着岁月的沧桑,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老一些。所以,大家很早就开始称他为老林了。他并未学过音乐,也不会演奏,只是音乐会的“赞道”(热心辅助人),可他那种介绍乐社来龙去脉、演出经历时的娴熟和淡定, 俨然是一位名副其实、地地道道的民间音乐家。
“相传,屈家营音乐会始创于元明之际,据说,附近其他村也有过类似的音乐会,但是现在都失传了,只有我们村的保留了下来。”林中树操着一口浓郁的本地方言,向记者讲述着屈家营音乐会的传奇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