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视唱练耳 > 行业新闻 > 井陉拉花遍地扭(二)

井陉拉花遍地扭(二)

分享到 |
日期:2014-2-28  来源:中音在线  编辑:李老师  浏览次数:

导语:   井陉拉花这种井陉县独有的民间艺术瑰宝属于北方秧歌,是我省三大民间舞种之一,早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对井陉人而言,红白事上扭拉花、广场健身扭拉花,甚至学校和各单位的体育和休闲项目里也有拉花,正可谓“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井陉拉花遍地扭”。花伞起、彩扇落、拧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脚……一气呵成的动作里,流露出几多韵味、几多喜悦、几多辛酸。   据说,井陉拉花起源于明清,流派众多,它的形成与井陉县的地理环境、经济、历史紧密相连。有关“拉花”称谓的传说更多:一说拉花是在拉运牡丹花过程中形成的舞蹈,故称“拉花”;又说“拉花”是在逃荒中形成的舞蹈,“拉花”即“拉荒”的谐音;还说因舞蹈中的女主角叫“拉花”而取名拉花。其中“拉荒即拉花”的认可度最高,在填饱肚子都成问题的日子里,还能苦中作乐地扭起来,拉花所传递出的乐观豁达可见一斑。   农历正月二十四,踩着尚未散尽的年味,记者来到井陉,见到了刚刚从北京龙潭庙会载誉归来的井陉拉花艺术团的姑娘小伙、井陉拉花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武新

  扭起来“火”起来

  “1957年3月27日下午,井陉拉花扭进了中南海怀仁堂,还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这种骄傲让我永生难忘!”武老先生指点着墙上一张巨幅黑白照片给记者看,“这是咱井陉拉花的骄傲,虽然50多年过去了,想起那一天,如在眼前啊!当时河北一共有5个节目到北京参加第二届全国民间舞蹈大赛,县里选了我们8个人代表井陉拉花去表演,还得了二等奖,这可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我一个十六岁的毛头小子,原先别说北京,就连井陉县城都没进过几回,当时在怀仁堂给国家领导人扭的时候,大冷天浑身的汗把后背的衣服全湿透了,根本就不敢往台下看,心里光想着,咱这拉花可不光是井陉人知道,全国都出了大名了!”

  自1957年那次“露脸”之后,人们扭拉花的心气儿都提上来了。在各级单位的扶持下,井陉拉花上台面的机会也越来越多。1979年,井陉拉花再次进京参加了“庆祝新中国成立30周年全国文艺调演”,荣获创作、表演二等奖。改革开放后,井陉拉花不仅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大型演出活动,享誉国内外,而且著名舞蹈家贾作夫、赵宛花、资华筠等都来井陉学习指导,让古老的拉花艺术注入更鲜活的血液,使得上个世纪90年代的井陉拉花呈现出一种繁荣的态势。1996年,井陉拉花以庞大的阵容参加了“全国第六届群星奖广场舞决赛”,一举夺得全国社会文化领域政府部门最高奖———群星奖金奖。2004年,井陉拉花又参加了“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并再次荣膺金奖。2008年,武新全也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井陉拉花代表性传承人。

  原汁原味最重要

  荣誉多了,开心之余,武新全等拉花老艺人们也开始有了更多的思考,“都讲传承和发展,除了把老一辈儿的东西传下去,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给拉花里加点什么新东西才对。在1991年‘全国优秀秧歌大赛’上,东南正拉花第一次突破了6个人的传统模式,变成了36人的新形式,因为毕竟是在广场上表演,人太少了没有气氛,看着也不过瘾。这算得上第一次大幅度地创新”,后来几年时间里,创新的内容越来越多,从原来的简单动作到加入场面和情节,从服装到音乐都有了明显的调整。“拉花发展创新我们确实觉得高兴,但同时也有了一些担忧,因为很多看惯了传统拉花的人纷纷反映,原先那种原汁原味的东西似乎少了。”说着武新全站起来,哼唱着扭起了拉花的传统步伐,“其实传统拉花里每个动作都是有自己的特定涵义的,为什么要出胯?因为过去的女人是小脚,走的又是山路,她在逃荒的过程中要想走得快就只能用这种频率和步伐,走几步累了,就蹲下来,摸摸包袱还在,站起来继续走。加上过去的表演大多是男扮女装,男演员要想捕捉到女人的神态肯定就要从最细节最逼真的地方入手。而现在加入太多新元素的拉花更像是舞蹈。该有重点节奏的地方轻飘飘带过,该有意味的地方显得苍白和肤浅。我常常想起有一次听纳西族古乐,有的老艺人年岁太大弦子都调不准了,却依然能演奏出最古朴的味道。尽可能多地保持住最初的韵味才是一门古老艺术传承下去的关键所在。”

  只要有人扭拉花不会丢

  “东街到西街,担子放在十字街,我摇动小锣鼓,请出那姑娘来……”来到庄旺拉花的传承人李春亭家,因为几年前生病而表述有些困难的李春亭老人特意叫来了住在山上的徒弟李国梅,没说几句,师徒二人便给记者表演起了味道十足的庄旺拉花。“我们庄旺拉花原来叫《卖绒线》,讲的是一位小姐和货郎的爱情故事,从他们初相识到后来私奔,其中有多少说不出的难处,却也有特别多的幸福,这一切都在这个动作和表情里表现出来!”39岁的李国梅拜师学习拉花已经十年有余,在她的理解中,“扭拉花最重要的是要找眉里眼里的那种感情,还有那个柔中带刚的‘扭’劲,为啥我们不叫跳拉花叫扭拉花,就是每个动作里都不能丢了那多少道弯的味儿!”村里跟着李春庭扭拉花的人起码有百八十人,农闲也扭,村里的红白事也扭,最要劲头的是正月十九的花会,这是村里人的大日子。“在我们老百姓看来,这拉花只要见天有人练就丢不了!锻炼了身体、又传承了老传统,多好!”

  离不开的拉花

  在井陉县文化馆的培训厅,记者见到了刚刚载誉归来的井陉拉花艺术团的成员。刚刚过去的马年春节,井陉县组织了46人的井陉拉花表演队,到北京参加了第31届春节龙潭庙会全国优秀民间花会展演和第29届地坛春节文化庙会的演出,捧回了两个“金奖”。艺术团负责人许益平告诉记者,这46人里,有18人是井陉拉花艺术团的成员,其余都是在2013年的“中国拉花艺术节”中脱颖而出的年轻人,有在校学生、音乐老师等。“我们的演员都是帅小伙和漂亮姑娘,年龄最大的26岁,小的才18岁。”许益平说,这些青春面孔一登台,就让观众眼前一亮,再加上技艺精湛,可是收获了不少掌声。春节期间,他们在北京一演就是65场。

  许益平介绍,成立于1999年的井陉拉花艺术团经常会带着“展示古老拉花艺术”的任务到处演出,北京、澳门表演不在话下,走出国门,在日本和美国也颇具知名度,算是名副其实的“墙里开花墙外香”。说起这些年轻的拉花演员,许益平的口气里是满满的骄傲。但是艺术团面临的问题也不容乐观,“我们的人员并不稳定,男演员尤其难留住,尽管现在县财政每年都给我们补贴20万元,但真的想要能养活自己、生存下去也真不是容易的事,所以我们艺术团现在出去演出并不能单纯表演拉花,还得有一系列市场化的歌舞类节目与之配套。即便如此,团里很多时候也就是维持个基本开销。很多演员都被成熟的待遇好的专业团体挖走了。”

  听说要展示几个节目,在外奔波多日,身体已经透支的演员们还是踊跃上场了。一招一式间透露着自信和努力。气喘吁吁扭下来,34岁的张丽告诉记者,“我中间离开这个团七八年,但还是又回来了,因为我实在喜欢拉花!”24岁的于俊慧,高中毕业后来到团里,她说,“我从小就爱扭拉花,井陉人不扭拉花怎么行?”男演员杜力晓则表示,“我也出去上过学,但还是选择回到团里,不为别的,就是离不开拉花!”

  好前景在前头

  “为了扶持拉花艺术、培养拉花人才,我们也尽可能地下了功夫:成立了井陉拉花艺术团并给予补贴;县文化馆出版了《井陉拉花》艺术专著;县文联成立了井陉拉花艺术研究会;每年正月十六举行的井陉拉花民间艺术节里都会分两个场地举行拉花大赛,一边是传统拉花,一边是改革创新后的拉花表演;建立了井陉拉花培训基地来推广和普及拉花;县级单位、学校和农村同步组建职工艺术团、学生艺术团体和农民艺术团;同时对拉花的传承人进行保护和资助。县文联、县文化馆等单位还成立了拉花培训班,选择优秀的拉花队参加大型的民间艺术节和比赛……”井陉县文广新局副局长、县文联常务副主席马佶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从老到少人人扭,就证明拉花在大家的心里有,我们井陉拉花一定会有个好前景!” (河北日报 韩莉/文 田瑞夫/图)

上一页 1 2

相关内容

  • 赵季平专场音乐会明晚郑州奏响2014-12-2
  • 两岸专家在福州研讨音乐学术现状2014-12-2
  • 舞台剧《我,就是我》首演推音乐剧场概念2014-12-1
  • 大型彝族音乐舞蹈诗《索玛花开》贵阳上演2014-12-1
  • 于广杰评《中国琴歌发展史》2014-12-1
  • 莱芜两音乐教师获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2014-11-28

更多>>推荐课程

视唱练耳分级教程一级

主  讲:楼天宇

立即试听

视唱练耳分级教程一级

主  讲:楼天宇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开发孩子音乐才能全程计划
  • 学员风采:王子祺-视唱练耳
  • 大剧院中国优秀声乐作品集萃艺术指导专场
  • 2014北京新人新作独唱音乐会视频实况
  • 我的中国梦2014年北京新人新作独唱音乐会
  • 2013北京钢琴音乐节优秀选手音乐会视频实

热门标签

河南大学《和平颂《中国梦 《在太《酸枣刺《我们美《地道战《神圣的

教材教辅

视唱练耳分级教程(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数:173页

isbn:978-7-04-013874-0

购买价:20元

  • 视唱练耳分级教程(第二级)
  • 视唱练耳分级教程(第一级)

乐器

其布厄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