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沐海在教女儿小提琴
2月21日,著名电影剪辑师蓝为洁去世,享年87岁。蓝为洁是著名指挥家汤沐海的母亲。汤沐海身为海内外数支乐团的音乐总监,工作繁忙。他的父亲汤晓丹和母亲蓝为洁去世时,他都身在异乡。在一次访谈中,汤沐海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对家人尤其是父母与妻儿的亏欠。
我与汤沐海约在上海爱乐乐团见面。那天是乐团发布新乐季,汤沐海是上海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我与汤沐海在公开场合数次见面,但都未深谈,因为我觉得他谈话时总有所保留。后来证明,那得看场合。
开完发布会已是中午,乐团备了简餐。汤沐海朝我一挥手,示意我跟他走,“去我家里坐坐,正好我家里人都在,你可以认识认识。”他提着一个透明塑料袋,里面装着4盒盒饭,晃晃悠悠地出发了,我跟着他走。路过一个品牌理发店,他隔着玻璃门朝店家的伙计挥手致意。
汤沐海的家,或者说他的住处,离乐团走路不到10分钟,是一处闹中取静的高档社区。“你稍微等一下,我看看她们是不是在睡觉。”他摸了半天钥匙,开门进去,然后朝我挥手道:“进来吧。”指挥家喜欢在滔滔不绝时挥手,因为挥手是他们工作的呈现形式。
开门进去,浮现于眼前的是一片乱象,客厅四处堆满家庭用品、书籍和唱片。不一会儿,汤沐海的太太和女儿就活蹦乱跳地出现在谈话现场。他的太太是韩国人,生于首尔,是位职业钢琴家,为家庭放弃音乐生涯,改为全职主妇。由于父母的关系和生活背景,他们的女儿会讲英语、德语、韩语和中文四国语言,而且她正在学小提琴。我很好奇,一位指挥家和钢琴家的孩子为何要学小提琴。这时她妈妈用英语插话进来:“我是钢琴家,最大的痛苦就是不能带着自己的乐器走,每到一处只能使用陌生的钢琴。人和乐器也是有感情的,身为钢琴家,只能割舍。所以我们想让她学小提琴,这样的话她就能带着自己的琴到处走。”这时汤沐海吃完盒饭过来,一边听着我和她太太的谈话,一边又把我带入他深不可测的思想漩涡。“我想通过你的笔,表达我对家庭的亏欠,尤其是对父母和妻儿。”他说。
“我的人生就是南征北战。”汤沐海说道,“我很喜欢到处跑,体验各处风土人情。但我工作忙,所以只能借助工作来跑,而且一直觉得跑不够。”汤沐海如今是国内4支乐团的音乐总监,分别在上海、杭州、河南和天津。他在国外还担任3支乐团的主要职位,分别在贝尔格莱德、布拉格和汉堡。光是指挥这7个乐团,就能让他跑个马不停蹄。
汤沐海喜欢云游四海的浪子风格来自他深爱的父亲。汤沐海的父亲是电影导演汤晓丹,以执导1974年的电影《渡江侦察记》和《南征北战》而红遍大江南北,2012年以102岁高寿仙逝。汤晓丹生于福建,是客家人,从小远渡重洋去到南洋,又远涉千里返回祖国。
中原文化其实和客家文化并未有想象中那么遥远。汤沐海解释道:“当年的中原人迁徙到福建一带,成了今天的客家人。我曾带着河南乐团到漳州和华安演出。因为那是我的老家,也是父亲的故乡。我默默循着父亲走过的路,用真情实感在心里缅怀他。可惜人生短暂,我们的探索各有尽头。”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