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全世界最忙”
李喆从加拿大回国后先是在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当了一年首席,随后便进入了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如果不是国家大剧院进行春季休整,李喆是绝对没有这样悠闲的时间坐在家里享受咖啡和阳光的,因为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是“全世界最忙的乐团”之一。“没有演出的时候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半是法定上班时间,我作为首席不可能下班就走,要商量一下团里的事务,还要单独练练琴,有演出就要深夜回家了。周末基本无法保证,不是演出就是排练。回国这几年偶尔有一天放假,我都不知道该干什么。”其实李喆的爱好很多,尤其喜欢电影,只要一休息,送完孩子上学,他和妻子就去看电影,有时候一天恶补两三部。李喆回国后的第二年,丁敏也从加拿大回国进入了国家大剧院交响乐团,两个人忙得完全没时间照顾孩子,不得已丁敏换了一个与音乐无关的相对清闲的工作。
作为首席李喆比一般乐手的工作量要大得多,在一场音乐会或者一部歌剧排练前的三四天,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必须在音乐上认真准备。排练时指挥的意图也一定要瞬间领会并记在脑子里,必要的时候要标记在乐谱上,其他乐手看到李喆的任何改变,就会迅速地一个谱台一个谱台的传下去,“一个乐团的好和坏与首席息息相关,首席的难度不仅是业务领导,也是个协调者,要对自己、对全团人负责,做好了应该的,做不好招人恨,不拉琴时怎样协调团员之间的关系、声部首席之间的关系,这是一门科学。”
据不完全统计,在音乐领域,平均寿命最长的是指挥,而小提琴和中提琴则被圈内公认为最毁身体的。“只要是从小拉小提琴的,你先看看脖子,别被蒙”,李喆指指自己脖子,只见他左下颌与脖子的连接处有一块长几厘米的深色皮肤,这便是常年夹小提琴留下的印记,“我的颈椎永远是歪的,想完全恢复基本不太可能了。还有手上的腱鞘,每天重复运动几万次,我们经常开玩笑,拉小提琴是全团性价比最低的声部。”虽然这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职业,但李喆依然选择坚守,“拉琴时的忘我状态和来自观众的肯定,尤其是能引起年轻人的关注,那种满足感是生活中任何事情都取代不了的。”
“四根弦比两根弦有出息”
李喆今年36岁,他的成长经历在中国学习音乐的孩子里绝对是最具代表性的,用他的话说就是“棍棒下长大的孩子”。李喆的父亲是著名二胡、高胡演奏家李祥章,他坚信“四根弦比两根弦有出息”,于是李喆5岁开始学习小提琴。李喆告诉记者一个“业界秘密”,那就是“99.9%的孩子都不是自愿学音乐的”,“只要是那些规规矩矩的孩子,一看小时候就没少挨打,家教一定非常严格的”。
所谓的严格,轻则骂,重则打,“我从来都没有因为淘气被揍过,唯独拉琴上面。”李喆说。因为父亲是搞音乐的,对李喆的要求就更严格,李喆稍微拉不好父亲就急,至于玩儿就更别提了。“我们当时住在海军大院的筒子楼里,我就借口上厕所,趴在厕所窗户上,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小伙伴们在楼底下玩,我爸质问我为什么上厕所那么久,我就骗他说拉肚子。”李喆说。现在李喆的爸爸经常对李喆说,“就因为你原来那么苦,现在你可以到全世界去玩”,李喆知道他说的玩就是到各地去演出,可是他并没有觉得那是玩,反而小时候能够无忧无虑疯玩的时候再也找不回来了。
李喆10岁时参加了一个全国小提琴比赛,获得了第二名,于是走上了专业演奏的道路。他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师从林耀基教授,技术突飞猛进。因为学业出色,李喆被保送进了中央音乐学院,又考上了中国青年交响乐团的首席小提琴。在中央音乐学院就读时,李喆就一门心思想出国,于是以全额奖学金考入了欧洲音乐学院联盟里最好的音乐学院之一英国吉尔德霍尔音乐与戏剧学院就读乐队演奏的硕士学位,师从小提琴大师尼曼。出国前一个星期,李喆和同在中央音乐学院的比她低两届的丁敏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这一出去就是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