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音色是钢琴描绘意境、渲染情绪、揭示韵味塑造形象的重要途径;也是弹奏者理解表达能力优劣、色彩感觉浓淡、艺术造诣深浅的显著标志。钢琴演奏中的触键与音乐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触键部位以及方向会产生不同的音色,用指尖、指面、不同的角度来与琴键接触,可以发出千变万化的音色来。本文从触键的各个方面来说明与音色的关系,使之在今后的钢琴演奏中能够更好的对音乐进行诠释和理解。
关键词:钢琴演奏触键音色
声音是演奏者的一种表现手段,就象画家笔下的色彩、光线一样,是重要的手段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指出:在弹奏时“最重要和首先要考虑的是所发出的声音。技术和其他问题是次要的,首先是色彩!色彩!色彩!”音色是钢琴描绘意境、渲染情绪、揭示韵味、塑造形象的重要途径,也是弹奏者理解表达能力优劣、色彩感觉浓淡、艺术造诣深浅的显著标志。
要使钢琴演奏的音色充满变化,首先遇到的就是触键问题:各种声音产生的方法,从最安静的ppp到最洪亮的fff,从平稳、流畅、悦耳的旋律到最尖锐的跳音,发音方法有很大的不同。赵晓生在其所著《钢琴演奏之道》一书中提出:“决定钢琴音色的要素有五个:1 触键方向;2 触键高度;3触键力量;4 触键速度;5 触键深度;并把触键方向列为五个要素的第一位,并且独具一格地提出了“垂直触键和水平触键”与二者结合的问题。涅高兹在《论钢琴表演艺术》一书中指出“要弹得声音动听,必要的先决条件是从肩部到指间,包括手臂、手腕和手在内应全部放松,丝毫不紧张;然而手指应总是准备好的,就象前线的士兵一样(要知道,音色的关键是指间的触键,而其余的部分:手、手腕、手臂、肩胛、背部都是后方,后方应很好的组织起来,如果允许我继续借用军事用语的话——一切为了前线。)触键方法决定着发音的质量。良好的触键,使每一个音符弹出的音量、时值、力度以及音响效果都能恰到好处,使各音之间成为有机的联系,从而赋予作品以鲜活的生命力。
1、不同的触键部位以及不同的触键方向会产生不同的音色。
(1)用手指指尖的部位,在手指二关节以下与键盘基本成直角状的触键,指尖保持明确的触感。这种垂直击键,触感灵敏,琴键起落迅速,其音色清脆,纯净透明。用以表现晶莹剔透的音色,均匀清晰的音粒,生动活跃的节奏,流畅悠扬的气息。如《肖邦夜曲集》中降E大调夜曲OP.9NO.2第32小节高音区一连串晶莹透亮的“音珠”,降D大调OP.27NO.2第52小节的快速华彩,B大调夜曲OP.9NO.3开始俏皮,妩媚的旋律直至以后的旋律变奏等,都要求指尖应以最小的动作,最小的力量,最敏锐的感觉,以类似“草上飞”一类的轻盈技巧,获得这种不容易达到的境界。指间触键的份量既轻巧又均匀,以极快而精巧的指触将琴键击下大部分(2/3或3/4,要留下一点空隙),力量尽可能集中,音与音之间仿佛一条线连成一片,中间则是颗颗成串的珍珠,臂腕如同写毛笔字拖动横的笔画一般平稳移动。音粒均匀、平稳、清晰、不漏音,做到一轻二快——下键轻、下键快、放键快。
(2)用手指指面多肉的部位,自第二关节以下与键盘基本成锐角的触键。可以使声音十分柔和细腻,没有明显的“音头”。如李斯特的《森林的呼啸》的引子部分,该段表现的是森林清晨的宁静和柔和,因此要求用指腹触键。由于触琴键面积大,故声音柔和。在旋律进行中,手指要尽量贴键,以手指的第一关节为动作主体,在手指向前或向后的水平动作中琴键不知不觉地下到底,发出极轻柔,却仍然具有集中凝炼的穿透力的柔美音色。右手的六连音轻柔的在律动,左手则气息宽广,力量沉至指尖。
(3)触键方向的改变也直接影响着声音的性质。用不同的角度与琴键接触,可以发觉出千变万化的音色来。为达到不同的力度和音色,需要运用不同的触键方式。指尖部位向里勾,下键速度、起键速度迅速,可以使声音非常有弹性,又能弹奏十分快速的连续跳音。由外向内,由内向外的各种不同方向及角度的触键都是使音色得以改变的手段。在巴托克的钢琴小品《粗野的快板》,《奏鸣曲》及一些情绪激烈、激动的乐曲中,钢琴被作为打击乐器使用,使钢琴的音色得到扩展,这也是巴托克钢琴小品比较突出的特点。此时手指的触键要结实,同时加入手臂、全身的力量触键要快、垂直而且爆发力极强,声音的敲击强烈,音乐形象粗犷而有力,这一点充分体现了音乐原始感和现代感的结合。
740)this.width=740"> 纳格拉,清代史籍中称哪噶喇、奴古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棰击膜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