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的“摭”与“分”是初学者很早就接触到的一组右手技法,它的使用频率是很高的。
这组指法简单看起来是由“摭”与“分”两个指法组成。实际上,它是由四个指法融合到一起的。
先说“摭”,它是由右手拇指的“勾”法与食指的“抹”法,一起拨弦,发出一个不纯净的乐音来,所谓“不纯净”,是因为此法需要两指从指肉抓弦,往里拨弦,此时琴弦由指肉经过两个指甲的里侧拨出,发出声来。有点含蓄而不张扬。
再说“分”,分是由拇指的“挑”法和食指的“弹”法,一起用张力拨出,因为是用指甲的外面拨弦,就发出了一个纯净的乐音来。是一个八度,或五度,或四度的和音。
随着历史的发展,音乐的表现更多元化,为满足和弦的配置要求,其音的组合运用更为宽泛。
在实际使用中,相邻两弦的“双弹”效果远远没有“分”的效果好,双弹过弦再快,也是一先一后发音,只是蒙骗了人们的耳朵。而“分”的发音,则是同时出声。干净明亮,有阳刚之气。
当“分”法与“摭”法交替出现,一阳一阴,形成鲜明的对比,产生出令人愉悦的美感。
学习“摭”技法时,易出现的毛病是:两指端不平,不是拇指靠上就是拇指靠下,易使指力的发挥,产生一种扭矩,似乎用两指在扭动水门开关,拇指靠上是在拧紧开关,拇指靠下是在拧松开关。解决的办法是,体会一下用两指在水杯口,拎起这个杯子的动作(不是端起),就会找到感觉。在琴上实践,可以让两指端,与十五品平行即可,用力方向是手指对向拨动琴弦,然后腕部顺势往外提起。
学会此法后,练习“分”法,往相反的方向用张力即可。
值得指出的是,在一些有声教材中,指导老师把这个“摭”字称为“者”(发音),这是应该纠正的。
“摭”字不是多音字,拼音为ZHI(zhi),是古汉语里是拾取的意思。既然在这里谈到这个问题,我看,我们就应改过口来,叫“直分”(发音)吧。再不要以讹传成啦。
送给大家一条关于摭与分的口诀,留作参考:
《摭与分的口诀》
摭分指法经常用,练会此法很轻松。
手撑框架指尖活,掌心向内指端平。
摭是勾抹同时走,含有指肉指甲声。
分是弹挑一齐撑,甲面拨弦声纯正。
拇指角度是关键,两指与品要平行。
手指灵活连接好,适应多种节奏型。
精品视频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