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专业方向:音乐与传媒(中外合作项目)
报考要求:有一定的音乐创作实践经验。听音、节奏感和音乐记忆好,能熟练地掌握乐理基本知识;有初步的和声学知识(自然音体系和声),能演奏钢琴或其他一种中外乐器,有绘画基础更佳。
▲专业初试
1. 乐理与和声常识(考试时间 180 分钟,分数比例各占 50%)
乐理考试要求:
(1)简单声学与律学常识,标准记谱法、音乐术语。
(2)复杂节拍与时值组合。
(3)调式中的各类三和弦、七和弦原、转位构成与辨识。
(4)各类西洋调式(含中古调式)与各类民族调式辨识。
和声考试要求:
(1)形式:旋律题,8-12 小节。
(2)范围:各级七和弦与和弦外音(自然音体系)。
(3)要求:和弦功能清晰;和弦连接正确;声部进行顺畅。
2. 旋律与歌曲写作(考试时间 180 分钟)
(1)形式:
根据给定动机或主题进行单声部旋律发展,完成一个完整的乐段(16-30 小节之间),共 2 题;
根据给定歌词进行单声部歌曲旋律写作,并简单标注和弦功能或性质。
(2)要求:旋律发展流畅;结构布局清晰、完整;歌曲旋律动听,结构完整。
3.视唱练耳(其中“听写”考试时间 45 分钟)
考试要求详见“视唱练耳”考试大纲(同音乐教育专业)。
▲专业复试
1、数字音频与传媒常识(考试时间 180 分钟)
数字音频考试要求:
(1)数字音频基本概念
(2)各类音频常用音频格式
(3)影响音色的重要物理参量
(4)常用音频处理效果器的运用原则
传媒常识考试要求:
(1)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概念
(2)数字媒体艺术的历史渊源与当代背景
(3)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征
(4)动画、游戏、影像艺术、网页设计等综合作品分析:言之有物、主题鲜明、行文通畅、逻辑分明
2、综合能力测试(面试)
(1)较完整地表演一种或两种乐器演奏;
(2)弹唱或清唱歌曲一首;
(3)听辨音乐风格及专业常识问答。
参考书目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李四达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数字媒体艺术史 李四达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年
乐理新教程 龚肇义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年
十八、专业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报考要求:具有较好的艺术设计及绘画功底,有一定的美术创作实践及创意发展潜能,并了解相关的媒体综合知识,无色盲及色弱者,掌握乐理常识,具有一定的乐器演奏能力。
▲专业初试
1、 素描(考试时间 180 分钟)
(1)内容:人物加道具
(2)表现由考场提供的图片或相关资料所规定的内容。
(3)考试要求:比例准确、动态特征鲜明,构图合理;主次分明,层次丰富,能够较深入地刻画主体对象的细节。
(4)考试用具和材料要求:纸张(考场提供);铅笔、炭笔、木炭条、炭棒均可(考生自带);不大于 4 开的画板或画夹及相关绘画用具(考生自带)。
2、 色彩(考试时间 180 分钟)
(1)内容:色彩静物
(2)按所提供的相关资料,用色彩写生的形式与方法表现(工具:限水粉或水彩)。
(3)考试要求:构图完整,造型准确;色彩关系和谐,色调统一;体积感,空间感,整体感强;笔触生动,富有艺术表现力。
(4)考试用具和材料要求:除考卷(4 开)由考场提供以外,其余一律自备。
3、 乐理常识(考试时间 90 分钟)
(1)泛音列与音区分组,记谱法常识
(2)简单节拍与时值组合
(3)各类音程、三和弦以及七和弦原、转位的构成与辨识
(4)常用西洋大、小调式与五声化民族调式的构成与辨识
(5)常用音乐术语。
▲专业复试
1、构成设计(考试时间 180 分钟)
(1)能自由运用形态,色彩等构成要素及装饰变形手法来创作设计作品,使其符合试题所规定的主题内容,规格和色彩要求。尺寸:30cm×30cm;色彩:不超过 5 套色(黑、白除外)。
(2)考试要求:创意独特,造型生动,构图巧妙。画面层次丰富,色调统一且有视觉冲击力。
(3)考试用具和材料要求:纸张(考场提供);水粉颜料、铅笔、尺、圆规等(考生自带); 不大于 4 开的画板或画夹及相关绘画用具(考生自带)。
2、数字媒体综合常识(考试时间 90 分钟)
(1)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概念。
(2)数字媒体艺术的历史渊源与当代背景。
(3)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征。
(4)动画、游戏、影像艺术、网页设计等综合作品分析:言之有物、主题鲜明、行文通畅、逻辑分明。
3、综合能力测试(面试)
(1)才艺展示(较完整地表演一首乐器演奏或歌曲演唱)。
(2)听辩模唱及专业常识问答。
参考书目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李四达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数字媒体艺术史 李四达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年
乐理新教程 龚肇义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