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少儿歌唱 > 资讯中心 > 热门话题 > 我们的儿歌去哪了?

我们的儿歌去哪了?

分享到 |
日期:2015-3-20  来源:中音在线  编辑:徐老师  浏览次数:

  儿歌是回响在童年记忆里的欢乐韵律,你还记得童年时的儿歌吗?

  现象:儿童爱唱流行歌曲 张口就是《小苹果》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儿,怎么爱你都不嫌多……”最近,家住南坪融侨城的黄先生很惊讶,5岁的儿子口中常哼着时下的流行歌曲,吃饭、睡觉、玩游戏都在唱。唱的什么呢?“像《小苹果》、《最炫民族风》这些歌词记得比我们还熟。”

  黄先生有些发愁,记得小时候的儿歌美好纯真,而现在的儿歌渐被流行歌曲所替,并不太适合小孩子。

  据媒体报道,在去年12月举行的“新时代呼唤新儿歌”论坛上,《中国少年报》原主编、儿童文学作家金本在参加论坛前,特意在北京一所小学做了问卷调查。问孩子们“喜欢的歌曲”、“不喜欢的歌曲”、“是否喜欢《小苹果》”、“是否喜欢《让我们荡起双桨》”4个问题。

  金本发现,孩子们喜欢的歌多达54首。其中有些歌曲同时进入了“喜欢”与“不喜欢”的双名单。如《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苹果》、《龙卷风》等。“喜欢”的理由有很多,“不喜欢”的理由则被孩子们用“太俗”、“幼稚”概括。

  观点:八成市民对儿童喜欢成人化歌曲表示担心

  成人化歌曲充斥儿童世界,市民有何看法?记者通过微信、QQ和街头询问的方式随机采访了50人,有8成市民表示,一脸稚气的孩子还不能理解成人歌曲中复杂的情感,如今孩子爱唱流行歌曲,喜欢成人化歌曲,让他们少了童年的童趣。还有两成人认为,孩子的天性就是喜爱新鲜,希望儿歌也能与时俱进,创作一些带有流行音乐风格的歌曲。

  回忆:不同年代记忆中的儿歌

  在成人化歌曲日益充斥儿童世界时,那些曾经记忆中的儿歌你还记得吗?来听听不同年代的人们的诉说,能否唤起你的回忆?

  70后:儿歌生动幽默 贴近生活

  “那时的儿歌生动幽默、贴近生活。”在家住巴南学堂湾社区钱飞的记忆中,当时传唱很高的一首是: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过年又好耍,客来又煮朒(ga)。朒又煮不耙,急忙去喊妈。妈又喊不回来,抱倒门闩嘿实哭。

  钱飞说,这首童谣在他小时候非常流行,当时吃肉很奢侈,过年都难得吃上一回肉。

  80后:充满童趣 玩游戏也可以唱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家住沙坪坝书香美舍的张秦说,儿时的童谣充满童趣,这首《数鸭子》她至今记得,“那时唱着唱着,就学会数数了。”

  家住南岸铜元局新村18号的周先生说,在那个网络还不发达的年代,孩子们三五成群唱着儿歌玩游戏是一大乐趣,像玩抽中指姆的游戏,“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要吃人,黑了要关门。门对门,虎对虎,一下抽到中指姆。”

  90后:爱唱动画片主题曲

  “当时唱的儿歌大多是一些动画片的主题曲。”重庆大学大四学生陈炳锋随口唱起来,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他说,那时不少小伙伴都爱看动画片,大家自然也能哼上几句动画片的主题曲,有特别喜欢的片子,还会专门去学主题曲呢。

  00后:流行歌是主打

  “儿子现在唱的都是流行的什么《三天三夜》《小苹果》。”家住沙坪坝书香美舍的张秦说,儿子在上幼儿园,偶尔唱的儿歌主要还是她那个年代的《数鸭子》之类的。

  永川红旗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小田告诉记者,老师虽教了《捉泥鳅》《小螺号》等儿歌,但她平时更爱唱《小苹果》这类流行歌,朗朗上口,词也好记。

  专家: 部分新创儿歌缺乏童趣 建议多平台传播

  为何现在这些儿歌传唱度不如以前?重庆市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巴南区文联主席戚万凯创作儿歌已20多年,在他看来,现在很多新儿歌过分注重儿歌作品的思想性,带有成人化现象,缺乏童心童趣,难以口口相传。

  “在现在这个传媒发达的时代,缺少传播渠道也是造成儿歌传唱度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戚万凯说,现在孩子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接触更多的是流行歌曲,却少见少闻儿歌、童谣,这也导致了儿歌缺乏传播平台、传播方式单一。

  此外,一些家长的错误引导也是儿歌日益萎缩的原因。戚万凯说,有的家长喜欢逗孩子唱流行歌曲,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对歌曲的选择。

  那儿歌该如何跟上时代步伐呢?戚万凯建议,儿歌在创作中要注重童趣性第一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可以把一些思想性、时尚性的内容巧妙地放进儿歌里,吸引孩子的兴趣,在寓教于乐中传递真善美。

  同时,儿歌的传播要多渠道、多种方式,不仅是书本上传播,还可以通过动画片等形式,让童谣飞进千家万户。当然,老师、家长也要做好引导,提高孩子对“灰色儿歌”的鉴别能力。

精品视频课程推荐

  • (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协、中央音乐学院)少儿歌唱考级视频课程

相关内容

  • 小提琴速成?有门儿!2015-3-19
  • 留学、创业、教书、音乐毕业生三大出路2015-3-18
  • 同行是冤家吗?2015-3-17
  • 郎朗是怎么炼成的?2015-3-17
  • 应加大民族音乐专项资金投入2015-3-15
  • 艺考揭秘哪些考生能入考官法眼?2015-3-10

更多>>推荐课程

中国音乐学院少儿歌唱

主  讲:田雨

立即试听

中国音乐学院少儿歌唱

主  讲:田雨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异彩中华少儿歌唱展演六一特辑
  • 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浅探
  •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考级新增通俗唱法科目

热门标签

音乐胎教儿童合唱陕西省“少儿歌唱世界著名异彩中华小学音乐中国音乐

教材教辅

全国少儿歌唱考级作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页数:110页

isbn:978-7-5396-3000-7

购买价:38元

  • 全国少儿歌唱考级作品集(第二
  • 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

乐器

谁发明的钢琴

  大约在14世纪,欧洲出现了一种在多弦乐器上加键而成的击弦古钢琴——克拉维卡琴。这种古钢...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