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理念的应用
受传统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部分大学音乐教育并没有及时适应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环境。本文就此背景下对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个讨论。
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传统落后的音乐教育模式使学生的音乐主观能动性被压制,在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下,很难发挥学生的音乐创造性,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只是注重对学生的理论教育授课。过于片面性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将理论教育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也并没有在音乐教育中体现音乐核心素养。
多元音乐文化教育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教育体系依然采取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专业课程考核以考试的形式进行,教师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去判断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情况。
但这种教育考核模式是应试教育方法,会使得音乐教学局限在课本中。新时期的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应加强建设多元文化教育体系,需要对音乐内容的更多拓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所学的音乐知识体系较为单一,也很难涉及到更多类型的音乐。
弱化传统音乐教育
从历史发展角度分析,音乐文化的传承过程就是多种文化的交融碰撞过程。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发展在吸收其他音乐文化时,要注重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但在部分学生的学习观念中,会弱化传统音乐对于自身音乐素养养成的重要性,在音乐学习时更青睐于西方音乐文化,而忽略了传统音乐文化。学生对于音乐素养的错误理解,是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持续性发展的。
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在课堂中添加更多传统音乐知识,培养学生正确认知传统音乐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在多元音乐文化交融下,完成对传统音乐的弘扬与发展。
结语
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理念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于促进中国音乐未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多元音乐文化学习交流的背景下,要加强学生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培养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生。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