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现在,我们总感叹时间流转太快,
没时间看书,没时间旅游,甚至没有时间谈恋爱。
1、
人的味觉记忆都是超强的。
现在你发现,很多食物已经不是小时候的味道。
一开始,你以为是失去了儿时的“感觉”。
后来,你才发现,
这着一切都是速成的。
“速成鸡”、速成鸭,
用一种激素,
两三个月就可以推向市场。
其他素食也是如此,
如,一晚上催熟的豆芽菜。
这些事例,我们都见怪不怪了。
关键是,凡是速成的,
味道总是差很多!
古人智慧,都说了“欲速则不达”!
“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学琴就是这样,
你想让孩子快速“学成”,
请问家长,你想让你的孩子也变成“速成鸡”吗?
速成,就是一种畸形产物!
2
社会也是这样,无数人都在寻找着快速成功的捷径。
排名全几位的畅销书,都是:
《30天成为会计高手》,
《一年内实现财务自由》。
再看看我们琴行和音乐培训机构,
也到都是“速成”广告:
《一周学会弹钢琴》
试想,如果一周、一个月就能学会钢琴。
你让那些学了十年的人们,心里作何感想?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这都是千百年的真理。
居然在这短短数十年间,
几乎要完全否定了?
3
格拉德威尔提出了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
书中有一个重要的理念:
没有与生俱来的天才,
任何一个行业里的顶尖人才都需要进行一万小时卓有成效的练习。
“一万小时定律”的提出者研究过作曲家、作家、钢琴家。
比如莫扎特、甲壳虫乐队、比尔·盖茨等等,
得出的结论是“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使他们都有非凡的付出。”
如果,你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那么你要知道,让你成功的,不只是你的天赋才能,更是你投入的时间。
如若你想成为某个行业的精英。
假设你每天用1个小时在上面,那么,你将会用27年。
你会说,这实在太长了。
但你得知道,如若想成为精英,毕竟,精英是少的,
不是每个人都能很轻松地成为精英,
所以,你要的,就是时间。
我们再来做一个计算。
如若你每天有3个小时在上面,那么,你将要用9年就会变成一个精英。
这种9年式的成功,也是基本上很多精英所采取的时间概念。
但是,你不觉得,24个小时的一天,只用3个小时,1/8,太少了吗?
一天可以用9个小时在上面,并且保证不分心最后,
他只要3年就能成为一个精英,这种人,且往往站在人类金字塔的顶端。
他们甚至不满足于10000小时。
他们还要在此用掉30000小时、50000小时、甚至是100000小时。
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个研究学者名叫安德斯·埃里信森。他把柏林音乐学院的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是好、中、差三组。他进行了调查,发现好、中、差三类学生的学习时间基本上是10000小时、8000小时和4000小时。这个定理又用于别的学科和领域,研究者发现这条定理从未错误过。
是的,用了这么多时间,不能成功才怪。
4
世界上最著名的木工大师,一半以上出自日本。
1985年,日本木工大师秋山利辉,创办了一所学校。
这所学校招生是十分严格的,
秋山利辉会做多次暗访:
“先要看这个孩子到底能不能吃苦,到我这里学习必须能耐寂寞。”
进了学校后,就是封闭式的学习。
“没有我的同意,不准离开。没有我的同意,家长也不能来探望。”
在这个封闭式的学习,一学就是八年。
八年时间,学费全免。但是学生们的付出也是无比艰辛的。
头一年预科,先学会基本的匠人精神,接着做四年学徒,跟着师傅学艺,然后三年时间加以融会贯通。
尽管这样很慢,但是这所学校里诞生了50多位世界超一流的木工大师。
这些大师,活跃于全世界,
是日本木称雄世界的顶梁柱。
5
家长们一定要记住:
让孩子速成的,孩子永远成了不大事!
“古之成大事者,非唯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从古至今,能成大事的,
不是天才,
而是要能吃苦,
有坚忍不拔的毅力。
世上所有事情都没有捷径可走。
你以为的捷径,其实是最大的弯路。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