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考生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可能在条件上并不出色,但在音乐上有独特的理解,能弥补嗓音条件上的不足。另一类是嗓音条件好但基础相对薄弱,或是对音乐理解稍差的。一般来说,大多数人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不断的改进和练习,在自己的强势上有所提高,弱势上加以改进。同时作为专业声乐老师也会在音乐同文化的关系等方面给学生以启发,在了解音乐同其他艺术的关系和音乐与历史的关系后,使学生在诠释作品时能够游刃有余,不再只是原始嗓音或技术性的表达,而是以表现一段完整的音乐和个人音乐思想为目的。
再次,固然我们要引导学生尝试各种音乐风格、题材的声乐作品,但是作为应试,还是应当在曲目选择上有所设计和安排。每年都有一部分考生在选择曲目上存在着一定失误。近几年来升学考试曲目要求是四首,中外艺术歌曲或歌剧选段各两首,外国歌曲要用原文演唱。在考试中考生由于紧张等原因会造成许多意外出现,因此对于作品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歌曲搭配上应好好选择,最好是每两首歌曲大小,难易程度搭配起来相当。但据往年来看,一些考生选择的曲子不是过大就是过小,难易程度不符合自身能力。选择曲目必须要和自己的实际水平相当。不要认为篇幅较长难度较大的曲子可以在气势上占优势,容易获取高分。演唱这样的曲子需要有深厚的功底和思想深度。如果在缺少厚实基本功训练的前提下演唱技巧很难的歌曲,那么,不但超出自身能力范围演唱起来很吃力,还会产生许多心理和生理上的障碍(例如对唱高音和华彩的恐惧)。往往会适得其反。
篇幅过小、难度过浅的曲目也不适合考学,不能把自己的真实水平表现出来,尤其是应试专业音乐院校。在考前3个月到1年左右通常应该准备多于应试一倍左右的曲目,这样既可以通过练习来尝试、把握不同的风格作品,也可以在最后定曲目时选择到最适合自己应试的作品。在选择曲目问题上既要考虑考生的个人喜好更应该有专业老师的帮助。因为较有经验的老师可以根据考生情况选择不同曲目,因地制宜,避免上文所述的失误。
(三)学习声乐最需要的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持之以恒的精神,并且考生还需要意识到,考学固然是需要大量刻苦训练的,但还是必须要以保护嗓子为前提
这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我们就曾经有进入录取范围的考生,因为嗓音检查有问题而无法录取。我们所提倡的嗓音训练以及嗓音保护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千万不要觉得不重要,而将两方面中的某一方面弃之不顾。并且除了老师所传授的练习方法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考生密切关注的:
第一,要充分合理的利用嗓子,千万不能滥用。
一些学生认为只要能唱几个高音或低音,就代表了自己声乐的水平。还有一种误区,认为音量的大小就代表其声乐水平的高低。殊不知如此盲目的滥用嗓子并且不注重掌握正确的技巧对嗓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这种误区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自己嗓子的提前退休,更有甚者,由于错误的练习方法,而完全破坏了其嗓音条件。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充分合理的利用嗓子。不要过度的使用嗓音。
第二,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就这一点而言,不光仅仅是考生,许多许多的演唱者在这一方面也存在着发声不自然、气息不均匀等等问题。例如发声不自然的原因就是由于违背了本身的自然条件,太过于偏重追求声音效果从而使嗓子无法承受勉强唱出的高音和声量,最终导致嗓子的负荷过重而引起的。正确的演唱技巧不但可以克服这些不足,还可以对改善音质、拓展音域、控制音响、完美音色、诠释各种风格、驾驭各类作品等方面有极大帮助。
第三,要正确把握情感与技巧的结合,再高超的技术也是为了表达音乐。况且,正确的技巧和优美的音色对于嗓音的训练和保护具有相当大的作用。因此歌唱要以音乐为主,技术为辅。
太平鼓,是满、蒙古、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因单面蒙皮又称单皮鼓。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