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 1978-1983在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学习,师从李维渤教授,获得学士学位;1983年5月在毕业剧目《费加罗的婚礼》中饰演费加罗,同年10月,应邀在中央歌剧院公演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饰演费加罗。1983-1986在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师从李维渤教授攻读,获得硕士学位。
1986年到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声乐系任教。1994年受国家教委派遣赴奥地利维也纳国立音乐学院做访问学者,师从Leopold Spitzer教授,研究德语艺术歌曲。曾在维也纳、香港、广州等地举办独唱音乐会,并应邀在香港参加《魔笛》、《四大发明》等剧的演出。
曾先后发表了《胡戈-沃尔夫的声乐创作》、《理查-斯特劳斯的歌曲演唱风格》等十余篇论文。编译了由中央音乐学院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近现代德奥抒情艺术歌曲集》。1997年4月担任星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副主任。从起2001年4月起任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副主任。
专家指导艺考:声乐专业考试的五大准备内容
作者: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副主任 刘东
近年来,随着音乐的不断发展和普及,选择走上音乐之路的人与日俱增,想进入专业音乐学院的考生队伍也在迅速壮大。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自创办54年来,已建立起一支师资力量雄厚的队伍。首先我想介绍一下我们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的历史。
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建于1950年,原为声乐系。1977年从声乐系中分出部分教师成立声乐歌剧系。1984年声乐系与歌剧系和并成立声乐歌剧系。在教学科研中,涌现出大批优秀的歌唱家、教育家。至今全系声乐主课教师15人,钢琴伴奏教师9人。现有本科生144人,研究生5人。学生队伍逐年空前壮大。声歌系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声歌系设有三个教研室,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声乐人才(包括外国留学生),其中大多数毕业生已成为全国各地艺术院校、艺术团体的骨干,更有一些在国际比赛中频频获奖,已成为扬名世界的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为我院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多年来,许多热爱声乐,怀着歌唱梦的莘莘学子们纷纷前来应试,经过层层选拔,优秀者顺利入围,落榜者也并不气馁,准备来年再次拼搏实现梦想。对于这些因某些原因失利的落榜者我们给予鼓励和赞赏,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是最佳的原动力;对于准备或再次考学的学生来说,怎样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还存在着一定的疑问和经验上的不足。为了考生能更加深入了解考试的准备工作和应试细节,笔者认为,本文大体从五个方面向大家初步介绍:
(一)考前家长和学生所需的心理准备
据多年来的招生考试经验,我们发现大多数家长和考生对于参加这门学科的考试普遍存在着很多误区:
第一,源于学生本身的误区。许多即将步入大学的学生由于文化课很薄弱,认为在文化课学习方面已无出路,他们片面的以为专业音乐学院声歌系对于文化课的分数要求不高,能够作为保证上大学的选择。还有一些学生看到了当今社会上有越来越多歌唱家涌出,并且受到广大欣赏者的喜爱。所以许多学生盲目崇拜,甚至于认为学习声乐是能够有机会扬名的最佳途径和选择就业的便利条件。
太平鼓,是满、蒙古、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因单面蒙皮又称单皮鼓。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