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着新疆13个少数民族乐器115类、216种形制的《中国·新疆民族乐器制作图鉴》日前在新疆乌鲁木齐面世。这部被誉为西域乐器“博物馆”的大部头典籍里收录的部分民族乐器如今已经失传,或者正濒于失传。
《中国·新疆民族乐器制作图鉴》的珍贵之处在于,它将西域乐器采用机械(投影)制图法绘制收录其中,后人可随时将那些已遗落史海的民间乐器复原。不仅如此,书中还详尽记录了每件乐器的历史、音色、形制、制作材料,并以乐器法的方式加以介绍。
这部典籍的作者段蔷已是76岁高龄。他15岁跟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疆,曾在新疆南部歌舞之乡喀什参与组建南疆文工团。他凭借精通英、维吾尔、柯尔克孜、哈萨克、波斯等语言的优势继续在民间大量搜集整理音乐素材。他的足迹踏遍新疆的山山水水,遍访新疆各族民间艺人,搜集各种形制的乐器,并绘制成按比例缩小的图样。
在不少新疆乐舞研究的学者眼里,《中国·新疆民族乐器制作图鉴》更是一部近现代新疆乐器的“回忆录”,它对研究与审视新疆民族乐器一个世纪以来的变革与改良,科学总结西域各民族乐器的变异与发展,以及失传乐器的再现等都具有弥足珍贵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