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古琴 > 资讯中心 > 教学空间 > 古琴美学思想研究现状述评(二)

古琴美学思想研究现状述评(二)

分享到 |
日期:2010-7-5  来源:小蝌蚪音乐学习网  编辑:张老师  浏览次数:

导语:  (作者:苗建华)古琴作为我国最早的弦乐器之一,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古琴成为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意义的传统乐器。古琴理论中蕴藏着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它的许多范畴、命题,对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音乐美学史的内容,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无不留有琴乐美学思想的烙印。对古琴理论中蕴藏的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促进古琴艺术本身的发展,更可以推动当前中国音乐美学诸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建设现代中国音乐美学体系也有着重要意义。   近几十年发表了有关古琴美学思想的文章约二百余篇,专著有数部,另有许多中国音乐史著作也涉及此领域。其研究状况表明,众多的专家学者已经充分认识到对古琴美学思想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古琴的美学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探索和考察,其研究领域十分广阔,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古琴艺术和传统音乐及传统文化的关系;古琴的审美特征及表演美学;古琴音乐和文人音乐;《溪山琴况》的音乐美学思想研究;古琴谱式的科学性与改革问题;对古琴发展现状的分析及未来前景的展望等。下面就此

  三、古琴音乐和文人音乐

  此类文章有温增源《古代隐士与古琴》(《艺苑》1987年第2期)、田可文《隐逸之风与魏晋南北朝琴人》(《黄钟》1992年第2期)、 《古代文人心中的“琴”》(《中国音乐》1992年第3期)、吴丽玲《从琴和琴乐看儒道对文人音乐的影响》(《音乐研究与创作》1997年第1期)、李方元、俞梅的《唐代文人音乐探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高兴《试论文人音乐的艺术特征》(《交响》1999 年第1期)。

  诸位学者提出,作为琴、棋、书、画之首的古琴,是古代文人须臾不可离身的必备物品,是古代文人的象征。由于古琴和文人的这种特殊关系,古琴音乐成为我国古代文人音乐中最重要的内容,谈文人音乐必定离不开古琴,正因为如此,文人的思想性格、审美趣味等都会影响古琴的发展,所以古琴音乐弥漫着浓郁的文人气息。

  四、《溪山琴况》的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此方面的成果主要有吴钊《徐上瀛与〈溪山琴况〉》(《人民音乐》1962年第2期)、 《一篇出色的古琴音乐美学论著〈溪山琴况〉》(《中国音乐》1981年第2期)、 凌其阵《〈溪山琴况〉初探》(《乐府新声》1984年第3期)、王耀珠《徐上瀛与〈溪山琴况〉》(《中国音乐》1984年第4期)、 吴毓清《〈溪山琴况〉论旨的初步研究》(《音乐研究》1985年第1期)、 蔡仲德《〈溪山琴况〉试探》(《音乐研究》1986年第2期)、许健《徐上瀛〈溪山琴况〉》(《艺苑》1988年第2期)、修海林《〈溪山琴况〉的琴乐审美思想》(《音乐研究》1989年第1期)、杜洪泉《〈溪山琴况〉今用之价值》(《中国音乐》1996年第3期)。

  《溪山琴况》是当前古琴美学思想研究最集中也最深入的一个课题,代表了目前此领域的最高水平,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和侧面系统考察了该部著作,充分肯定了它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的价值和意义,对徐上瀛从古琴的演奏实践出发总结出一整套的古琴演奏美学思想(即二十四况),给予高度的评价。但也有文章提出对《溪山琴况》要持扬弃的态度,在继承其合理因素的基础上,舍弃其不合理成分,认为《溪山琴况》所崇尚的“淡和”的风格不利于古琴本身的发展。至于它反对“去故谋新”,排斥“艳而可悦”的民间音乐,则更应进行批判。另有文章提出对《溪山琴况》不应只是研究它的音乐美学观点及其与儒道的音乐美学的关系,而应主要研究它的今用之价值。此外,对涉及准确理解把握《溪山琴况》内容具有重要意义的“和”、“况”等字的释义,学者们也有争议。

  五、古琴谱式的科学性与改革问题

  此类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杨荫浏《古琴谱式改进刍议》(1947年)、查阜西《读杨荫浏先生〈改进古琴谱式〉》(《查阜西琴学文萃》第773页)、《怎样克服古琴谱的缺点》(同上,第308页)、《古琴曲谱的来源和现状》(同上,第434页)、 何昌林《古谱与古谱学》(《中国音乐》1983年第3期)、 洛秦《谱式:一种文化的象征——古琴谱式命运的思考》(《中国音乐学》1991年第1期)、 秦序《琴乐“活法”及谱式优劣之我见》(《中国音乐学》1995年第4期)、 王红梅《古琴为什么要用减字谱》(《交响》1999年第2期)。

  古琴特殊的记谱方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以上文章对古琴减字谱的产生背景和存在基础进行了探讨,并对这种记谱法的优劣展开了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古琴谱的不标明准确、严格的节奏不是缺陷,而是为自由丰富的乐思翱翔留下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余地,减字谱在某些方面的先进之处,即使现代记谱法也难以企及;另一种观点认为,古琴的谱式不能精确完备地记录乐曲原貌,不能视其为十分完善,需要改革,这一点古人早已提出,今人更不能回避。

  六、对古琴发展现状的分析及未来前景的展望

  此类文章主要有林友仁《20世纪东西方文化冲突与交融中的中国古琴艺术》(《艺苑》1990年第3期)、龚一《对准时代之需要:我对发展古琴音乐的认识》(《音乐研究》1995年第4期)、 冯光钰《古琴音乐与现代化》(《人民音乐》1995年第3期)、赵宋光《立字当头, 破在其后——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的回顾与反思》(《人民音乐》1999年第3期)、 蔡仲德《关于中国音乐出路的人本主义思考》(《音乐与文化的人本主义思考》,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版)。

  以上文章提出作为古老音乐文化的代表,古琴理应得到认真全面的传承。目前古琴需要改革,需要扶持,更要我们根据时代的需要重建琴学、努力发展其优秀传统。至于古琴的现状,蔡仲德先生认为,古琴美学历来突出一个禁字:禁情、禁声、禁欲、禁变,所以导致今天的古琴艺术沦为博物馆艺术。林友仁先生则有乐观的评价,他认为古琴音乐有其充分被西方接受的理由,古琴美学与西方现代美学在某些点上出现了契合,所以古琴在今天出现了富有戏剧性的转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内容

  • 如何避免练习钢琴时的不良习惯 2014-11-24
  • 如何防止过度练习产生的伤害 2014-11-18
  • 提琴 | 面对摄像机你该怎么拉?2014-11-18
  • 中央音乐学院琵琶考级演奏文凭级教材目录2014-11-17
  • 中央音乐学院琵琶考级9级教材目录2014-11-17
  • 中央音乐学院琵琶考级8级教材目录​2014-11-17

更多>>推荐课程

指路弦歌(上)

主  讲:李孟洁

立即试听

指路弦歌(下)

主  讲:李孟洁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田青:传统地方戏剧不要同质化歌剧化

热门标签

古琴更应于广杰评成都梅庵昆曲古琴弹奏古琴如何挑选古琴指法古琴指法

教材教辅

指路弦歌(七弦琴演

出版社:香港资讯科技教育协会出版

页数:184页

isbn:

购买价:150元

  • 指路弦歌(七弦琴演奏教材)(增

乐器

小鼓

740)this.width=740">   小鼓,是壮、侗、彝、土家等族棰击膜鸣乐器。流行于广西、贵州、云南...

中国古琴名曲有哪些

  《潇湘水云》   古琴十大名曲之一。曲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1425),古琴浙派创始人...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