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燕:您的字画我都见过,那可不是什么“业余爱好”的水平,李老师,您可别因为怕我跟您要,就过分谦虚呵!(开玩笑)
李祥霆:不谦虚,在这上面我也确实下过不少功夫,50年代后期开始,师从溥雪斋、潘素两位先生学画,后来在伦敦、台北、福州也都举办过个人画展。其实,我小的时候,在邂逅古琴以前,我的理想就是当画家。我现在出版有十多种录音录像光盘,其中有两张与美国音乐家即兴重奏的,在美国特别畅销,据说,很多人都是作为“治疗音乐”买的。
君燕:那疗效怎么样?
李祥霆: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只知道销售还不错。2003年,这个唱片曾经作为抗击“非典”的治疗音乐使用,据中日友好医院的跟踪调查问卷显示,古琴曲对缓解医务人员的焦虑、抑郁、改善睡眠、消化状况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我们院有一位教授在化疗时,听了这张CD上的音乐,感觉也有消减痛苦的作用。
君燕:再说说您给影视剧配音的事儿,对哪个戏印象最深?
李祥霆:印象最深是1996年的《秦颂》,因为它讲的是琴师高渐离跟秦始皇之间的故事,是以古琴为主奏乐器的,剧情要求弹奏多段充满激情的古琴曲。但那是秦朝发生的事情,又不能用后世流传的这些名曲,一开始导演打算请作曲家作曲,再请演奏家演奏,后来我说只要你把想要表达的情绪、精神告诉我,我可以即兴演奏。导演听完我的演奏很兴奋,说“没错,这就是我要的!”
君燕:在资料上见到过很多对您的评价,其中有一位法国音乐台的编辑说您是:“现今最伟大的中国最优美的乐器的诠释者。他能够将他艺术中的音乐性传达给和他的传统文化完全陌生的群众。”你怎么看这个评价?
李祥霆:我觉得还是我们中国的古琴艺术本身就具有这种魅力,我只是将这种魅力充分表现出来了。
君燕:还有一位中国作家说,您的琴风苍凉雄浑,与尼日利亚大地上回荡的风是相似的。您认为相似不相似?
李祥霆:(笑)我不知道尼日利亚的风是什么样的,但我想,那可能是一种能让人振奋的感觉,看起来,人类的思想感情和智慧是相通的。
君燕:“看起来”,您是一个激情横溢的艺术家呵!那么我想知道,最近三年最令您难忘最打动您的一件事是什么?
李祥霆:是2005年,我在美国旧金山艺术博物馆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300人的大厅座无虚席,其中只有二三十个华人,其他都是西方人。我当时的感觉是,既为这些文化完全不同的人能够接受和喜欢我们的古琴音乐而感动,又为我们的祖先在三千年前就能创造出全面表现人类社会感情和精神世界的成熟音乐而自豪!我把古琴艺术传播到这么远的地方,我没有辜负我的两位老师对我的大恩!
君燕:最后请您告诉我们,古琴究竟是不是像原来说的那样“难学、易忘、不中听”呵?
李祥霆:古琴其实是乐器中比较容易入门的几个乐器之一,对学古琴,我也总结了三句话:“喜欢就能学会;入迷就能学好;发疯就能学精。”
君燕:那您是属于哪个级别的呵?
李祥霆:这您还看不出来,我就是发疯级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