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与“普罗艺术”在热爱“中国音乐”的发烧友眼中都是赫然的名字。前者的封面多为写意的中国山水画,在银灰色的背景下有两个近似隶书而又略带夸张变形的大字——雨果,是多年中国古典音乐爱好者眼中品质的保证。后者一曲《吉祥三宝》成为2005年中国最传统而温情的声音。老易与王翔,分别是这两家唱片公司的精神与实质的双重创立者。
易有伍音乐是一种“真切”
朱慧憬
如果把老易的声音比拟成一种民乐,应该是江南丝竹,温和、婉转,仿佛老易在知天命的年纪选择的一种的“安居乐业”——在广州一处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里安置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多轨”录音棚。于是,他结束了提着几个器材箱子在大陆到处采撷、录制声音的游击战状态,而更“安逸”地完成“雨果”的一贯事业——出品重新混音处理后的中国传统录音系列,“如果不是大乐队的录音,基本上都请歌手乐手到广州棚里来录音。”
而老易的声音里又总有一种明快的速度,仿佛一曲《春江花月夜》,透着一种与年龄不相符的欢快,仿佛他永远拥有天真而迅疾的决断力——“我不妥协的,我总是一个从麻烦中快速抽离的人”,这句话被老易重复了多遍。
一再地,老易从不肯妥协的人际关系、生活状态中抽身而出,保持些许纯粹的真切,于是才有了19年前创立的“雨果唱片”。
“雨果”是一家特别的香港唱片公司,他的核心是以“中国”二字为其一切制作选题的出发点,“雨果”的唱片通常有古朴经典的神韵,而被发烧友们界定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开拓者。
音乐是一种影响力
“就是想做中国音乐的精品,以制作唱片的方式致力于推广中国音乐。”老易如此解释“雨果唱片”成立的初衷。
如今占领国外唱片市场重要一席的是World Music(世界音乐)与New Age(利用原住民音乐重新编配的电子版音乐)。而“雨果”早在20年前,就在做属于中国的World Music与New Age。“从小买外国唱片,知道国外唱片与中国唱片的声音差距。中国音乐质量不理想且资料很不齐全,这个疙瘩一直存在我心里不能释然。”
老易的人生中,有过两段并不顺遂的职场经历。“在香港做乐团乐手做了1年半,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我不快乐,于是很快抽离、转行;做了5年音乐老师,因为业务优秀,而备受排挤,被我的最高级上司抽调出来,在香港政府音乐推广组里,担当行政策划工作。”从最初音乐的演奏者,转为音乐的统筹、掌控者,“自己的头脑开窍了。觉得可以做出比音乐家贡献更大的东西。筹备一个演唱会,也许得到几千人的掌声,筹备一张好唱片,影响几十万人。我想我开始努力更宏观来看待艺术。我曾经受到过唱片的影响,我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去影响别人。”
做公务员的岁月,老易兼职做指挥,排练时他通常录制一些声音回家听效果。久了,老易喜欢古琴的雅趣,而传统唱片公司通常对古筝、二胡之类传统民乐感兴趣,如此的分歧造就了“雨果唱片”的最初,就是满足于自己录得不错的东西有点出路。
从古琴开始,老易系统地采撷各类中国民间音乐,各个流派的声音。首先要打听那些散落在民间的优秀民间乐手在何处,然后千里寻觅——坐火车、汽车,或者骑自行车骑几个小时,一路寻找,找到民间乐手,要说服他演奏一曲。奔波一路,最后劝说不成,无功而返的事情还常有发生。
太平鼓,是满、蒙古、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因单面蒙皮又称单皮鼓。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