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我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扎根在传统中,另一条腿走的是现代的路。”他能用敦煌古乐器奏唐代古乐,也能演奏流行音乐,出过十分原汁原味的传统音乐唱片,也出过流行的音乐唱片,他策划的音乐会有用爵士节奏来处理民歌的。他主张造两种琵琶,一种就是传统的琵琶,奏古曲,另一种是改良的MIDI琵琶,可以突破琵琶的局限奏出新效果,甚至可以演奏摇滚乐。
英国有个年轻的华裔小提琴手陈美,用一把充满动感和流行因素的小提琴征服了全世界,她的经纪人梅尔·布什成功地把她包装成“流行的陈美”,是对古典的小提琴表现能力的一种反叛,使她从无数的琴艺精湛的乐手中脱颖而出。这完全是一种策略上的成功。尽管有人对她的演奏方式提出质疑,认为她是对古典音乐的不敬。但她的成功表明小提琴不仅仅是表现古典的一种乐器,更能让很多人在音乐中找到快乐和轻松的感觉。时代在进步,21世纪的民族音乐应该朝哪个方向走,是永远奏那幽幽古韵,还是古乐新奏?方锦龙认为“流行的陈美”可以接受,艺术家应该有开放的心态。古琴、箜篌、琵琶、柳琴、阮咸、古筝等这些乐器代表了辉煌的中国文化,是独特的迷人的东方之声,但古琴应该奏新曲,艺术应该创新才有生命力。美国的朋友正在筹划让方锦龙和美国萨克斯管演奏家KENNY.G同台演出,到时中国民族乐器将会被更多的人认识。他认为诸如琵琶这样的古老民乐深奥玄妙,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但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新一代人不断创新和改进,因而,要摸索出一条中国弹拨乐的新路子来,还要不停地发奋努力。他说“这些年,民族音乐不景气,不少人整天叫苦,等着政府来扶持。其实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艺术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实干,应该问问自己能为民族音乐的振兴做出怎样的贡献。” “我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因为如果太注重结果,那可能永远也迈不开大步去尝试。”方锦龙属于性格坚强的行动派,压力和挫折只能让他更坚韧。也正因为如此,他独爱英雄项羽,他最欣赏李清照的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他在琵琶曲《霸王卸甲》中演绎了自己对项羽的独特理解。
理想
方锦龙说:“我的理想是创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能演奏最多世界民族乐器的人。我希望经过自己和其他人的努力,有那么一天,外国练琵琶的人像中国练小提琴的人一样多。我想把广东三大乐种用传统精粹与现代的演绎手法完美结合,推到世界上去,争取能组一个民乐团出现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里。”(来源:拙风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