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上午,江苏盱眙大云山汉墓考古成果论证会在盱眙县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考古专家对江苏省的这次考古发现纷纷给予高度评价,甚至将其誉为新世纪以来我国最大的考古新发现。
在众多文物中,一套罕见的编磬,引起了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汉唐研究室主任安家瑶女士:“说它罕见,主要是因为它的材质。我所见到过的编磬,有玉质地的、石质地的、金属质地的,这套编磬,却是玻璃质地的,并且是全套22件,保存都较为完整,这在国内还是首次发现。虽然扬州之前也出土过一些,但只是很少的碎片,其考古价值与这次出土的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我国出现玻璃用品是比较晚的,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西汉前期的墓葬中就出现如此大规模的玻璃制品,实属罕见。并且这一组编磬从比例上看,同普通玉质编磬几乎一致,最大的有70厘米长,这说明这组编磬是当时的实用物,而不是微缩版的随葬品。这组编磬,也可以说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用复合材料制作的乐器。”安家瑶主任称。安主任还表示,唐宋时期的人,就已经不太知道玻璃是怎么制作的了,这在唐宋的一些诗词中都有体现。至于原因,可能和青铜制作工艺等其它古代工艺一样,因为战争等原因,慢慢失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