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样的第一个外教,是一名法籍摄影师,摄影师对艺术的敏锐也在英语教学中给了楼样艺术的灵感。
“楼样自己有吸取知识的欲望,哪个老师好,他很有感觉。”黄放说,楼样的第二个和第三个外教不能够很好地给他补充知识,他就很急,“他跟我说,妈妈我觉得老师教我的知识不够,我想学更多的东西。”
对比
比同龄段孩子过得快乐
现在,除了比赛时间,每天早上,楼样7点起床,读一个小时英语,9点开始钢琴基本功和整曲的练习,一直到12点。下午,楼样每周两天到徐洁老师的学校学琴,两天学习英语,一天学习文史。如果哪天想休息一下,他就去西湖边逛逛,抑或是用健身来放松自己。
楼样坦言,刚离开学校的头几天,自己的感觉是很开心,终于不用再去学校了,但是很快,便感到孤独了。
“我感觉和其他同学不一样了,我自己一个人,所以开始怀念集体生活。”楼样说,这样的迷茫期过了整整一年才彻底消退,“一年以后,我才终于觉得,我的生活就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
就在前天,楼样还组织18个初中同学开了一场同学会,同学们都在感叹楼样两年来的变化。
黄放说,楼样开完同学会回来说,同学们正面对中考,脸上看到更多的是压力、紧迫感和焦虑,听这话的时候,黄放觉得自己儿子作为一名15岁的少年,过的真是很快乐平时练琴累了,就坐在椅子上,闭着眼睛听听音乐,休息好了继续练琴。
黄放说,虽然有来自父母这边的压力和朋友的不理解,但是他们一家人从来没有动摇过。
“我和他爸爸在家里都是老大,因为分别担当着两边家庭的顶梁柱,所以父母也比较尊重我们的决定。”既然决心走这条路,就一直走下去。
未来
瞄准音乐界“哈佛大学”
对于未来的目标和打算,楼样不愿意多说。他表示,未来希望能够一点点丰满自己的实力,然后慢慢参加更高规格的比赛。
“其实楼样刚从初中退学的时候,我当时的想法是,是不是将来凭借钢琴上的特长进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黄放接过话题说,但是两年下来,不管是孩子还是她自己变化都挺大,想法也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