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曲肖邦圆舞曲OP.34 NO.1,演奏者,是再过两天就满15周岁的杭州男孩楼样。
上周的香港亚洲钢琴公开赛上,楼样从1700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一人包揽肖邦圆舞曲组和车尔尼740组的第一名、以及海顿奏鸣曲组第二名和贝多芬奏鸣曲组第三名。这项源自1989年的赛事,是香港历史最悠久、最大型、最有影响力的钢琴比赛之一。
捧着四座金灿灿的奖杯回到杭州,楼样体重轻了6斤。至此,在6年半的习琴生涯中,楼样已经获得了13次各项赛事大奖。
如果还在念书,楼样应该是一位正在为中考奋斗的初三学生。可是两年前,楼样的父母做了一个大胆且有魄力的决定让楼样退学,专心练钢琴。楼样的母亲黄放说,她希望按照儿子的性格,为儿子选择一条适合他的路。
黄放原本是萧山宝贝儿学前教育集团董事及园长,现在专职在家料理儿子的生活起居,楼样的父亲楼瞿华是浙商银行杭州分行行长助理,现在专门负责工作养家。在亲友们看来,夫妻俩两年前为儿子选择的路,现在总算可以看到前途的光明了。
起步
用一点点甜头培养起兴趣
学琴的路,楼样走得和其他孩子不同。一般的孩子四五岁就开始学琴,而楼样则是8岁半才开始正式学琴。
黄放坦言,楼样不是天才,但是学琴后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表现欲望非常强。
“他刚刚开始学钢琴,还只能弹最简单的曲子的时候,就会边弹琴边摇头晃脑的,特有范儿。”黄放说,“别人都说他是小郎朗,他听了夸奖,学琴的兴趣就更大了。”
在黄放的理念中,兴趣不会一天就养成,也不会一直持续,在她看来,给当时才8岁半的楼样一点点甜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别人夸他,就是让他有点甜头,比赛得奖,也是给他点甜头,这些都促使他坚持学琴。”
第一次真正尝到甜头,是在童心飞扬琴友会的新年音乐会上,虽然当时战战兢兢地弹完了拜厄的第78、81两首曲子,但是家长们的夸奖让楼样很受用。
黄放说儿子取得的成就有一部分归功于琴友会,琴友会里的小朋友怀揣着同一个梦想,“平时琴友会的家长会经常交流,比如你遇到瓶颈了,看到别人还在努力着,就会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学琴后,楼样连续3年都是崇文实验小学艺术家的一等奖获得者,“学校比赛和这些大型比赛不同,对小孩子来说,特别有成就感,因为同学们都知道。”黄放说,就是在这些甜头下,楼样一学就是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