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是我的上帝”
国内乐迷对席夫的认知与了解,大多始于他对一系列巴赫作品的成功诠释,而巴赫也正是他本人最喜爱的作曲家,言谈话语间,席夫丝毫不掩饰自己对巴赫的崇拜。“他是我的上帝,现在是,永远都是。” 此番来华,席夫就将在上半场演奏巴赫平均律第二册中的前十二首作品。
席夫透露,长久以来,自己每天起床后弹的第一组作品总是《平均律》,直到今天还依旧维持着这样的习惯。《平均律》之于席夫,已俨然成为一部“圣经”。而席夫对巴赫《平均律》的演绎,更凌驾于众多同辈之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乐坛“复古风”依旧盛行,是年轻的席夫无视当时以大键琴演绎巴赫的庞大呼声,以一套深获好评的《平均律》录音轻而易举地俘获了听者的心。他在DECCA公司弹奏的巴赫《十二平均律》录音更被业内奉为“试金石”,与格伦?古尔德、李赫特等大师名版一起被认为是巴赫《十二平均律》的最伟大诠释。而席夫也凭借他的巴赫演奏蜚声世界,并在1990年荣获格莱美器乐独奏大奖。巴赫的平均律作为巴赫音乐的精粹本身就已令人向往,加之席夫大师的现场演奏,相信将会让一大批爱乐者趋之若鹜。
新世纪“情定”贝多芬
除了巴赫,安德拉斯・席夫最为擅长的还有贝多芬。27日的独奏音乐会上,席夫就将下半场留给了贝多芬的最后两部奏鸣曲110号与111号。
一直以来,巴赫的《十二平均律》被音乐学家们视为钢琴音乐的“旧约圣经”,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则被誉为能与之分庭抗礼的“新约圣经”,而这也是安德拉斯?席夫最近十年苦心“修炼”的对象。他曾表示,每当自己演奏一组新的贝多芬奏鸣曲前,都会找来作曲家当年的手稿细心研读,还会对贝多芬时代钢琴的发生原理及演奏技术进行一番细致的推敲,所下功夫可见一斑。席夫从2004年就开始演奏和录制贝多芬全部32首钢琴奏鸣曲,在全球20个城市播撒下了贝多芬全部的“钢琴启示录”。正是鉴于对贝多芬音乐的巨大贡献,不仅贝多芬的故乡波恩市授予他极高的荣誉,他更是得到柏林爱乐乐团的青睐,成为这支古典乐坛“王者之师”的驻团艺术家。
值得一提的是,为凸显贝多芬音乐中的情绪差异,席夫在选琴上还相当“较真”。不同风格的作品会选择不同品牌的钢琴来演奏,此番在国家大剧院相信也会有一番甄选。而能置身现场聆听这位杰出的钢琴家演绎的巴赫与贝多芬,又何尝不是一种难得的人生享受。
据悉,继席夫之后,基利?格拉夫曼、塔马斯?瓦萨里等国际乐坛德高望重的钢琴大师,以及李云迪、陈萨等具有国际声誉和超高演奏技艺的中国青年钢琴家也将纷纷亮相国家大剧院“2011国际钢琴系列”,为观众持续奉上钢琴盛宴。
·天天练练、小汤、大汤、巴斯蒂安精讲视频课
·巴赫初、拜厄、哈农练指法、车尔尼精讲视频
·钢琴即兴演奏(伴奏)、流行钢琴曲集精讲视
·中央院钢琴考级精讲视频课件
·中国音乐学院钢琴考级精讲视频课件
·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精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