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我请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给我题字。启功先生问我写几个什么字,我脱口而出,那就写“心儿在歌唱”吧。其实,这5个字就是我的座右铭,也成了我声乐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我想,“心儿在歌唱”应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说唱歌要唱“情”,应将内心情感抒发出来;二是说唱歌要动脑筋,要动心思,也就是我常跟学生讲的“用心歌唱”。前者是常理,很好理解,“歌为心声”就是这个意思。后者却难以理解和把握。怎样才是“用心歌唱”呢?这个问题我整整探索了50年。
李双江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全国高等院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全军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历届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评委、监审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西安政治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新加坡南洋艺术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孔子学院等多所中外高等院校客座教授。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音乐学会副会长。曾荣立三等功4次,二等功1次。1959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喻宜萱教授。1963年毕业后分配到新疆军区文工团担任独唱演员。1973年调入总政治部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1994年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任音乐系主任、教授。演唱了《北京颂歌》《红星照我去战斗》《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战士第二故乡》《船工号子》等歌曲数百首,发行唱片达数百万张。曾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史》《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经典文献库》,撰有《我是怎样唱高音的》等学术论文数十篇。曾获首届“中国金唱片奖”、首届“MTV大赛金奖”、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解放军文艺奖”、“解放军图书奖”、1999年国际音乐盛典“终身成就奖”、当代中国电影音乐“特别贡献奖”、国际音像博览会“最佳民族歌曲唱片金奖”。主讲的军旅声乐课程被评为“军队院校优质课程”、“国家精品课程”。
1978年6月1日,李双江满怀深情地演唱了他和母亲参与创作的《想起周总理纺线线》,引起观众强烈共鸣。音乐会结束后,邓颖超同志上台握住李双江的手说:“双江,这首歌没有高山,没有大海,没有青松,没有白云,只有一架纺车和一个纺车人,却把我带回当年暖烘烘的窑洞里去了,谢谢你!谢谢同志们!”
上世纪60年代初,李双江在新疆牧区为兵团战友和当地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