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马勒:《大地之歌》(下)
录入时间:2011/3/29 15:57:00 来 源:中音在线 [音乐教程] 浏览量:651
马勒:《大地之歌》第六乐章
第六乐章:“永别”
双展开部的奏鸣曲式,歌词前半段来自孟浩然的诗《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后半段来自王维的诗《送别》。乐曲的开始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在低沉压抑、阴森恐怖的大锣与低音声部长音和弦的背景上,引出双簧管反复吹奏的极度凄楚、痛苦的回音音调:在引起小提琴感慨共鸣后,女中音首先唱出冰冷失神和痛苦忧郁的呈示部主部主题,凄凉的木管不时在上面飘动,更添愁情,表达了主人公与朋友告别时的彷徨不宁的心情。双簧管在单调的、不规整的节奏音型伴奏下,以较长的经过句引出副部主题。展开部的第一部分,女中音继续抒发对人生的感慨。第二部分是器乐段落,感情变化幅度很大,基调虽未变,但却很有生气,充满温暖和人间的爱,它是对美和生命的热烈赞颂。不过,很快被大锣阴森的音响毁灭,乐队音响由高而低,把人推向幻灭的深渊,虽然对人生还有所眷恋,但命运却使人不得不抛开尘世,去寻找栖身的地方。再现部的歌词用王维的《送别》,这是辞别尘世的断肠哀歌,葬礼进行曲似的节奏一直贯穿其间,音调充满悲凉凄切的情绪。乐章的结束部是马勒自己写的一段歌词,用来抒发他对人生、对大地的眷恋之情。当歌曲唱到“永远”二字时反复了七遍,似乎主人公已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将离开人间转入另一个世界,从而和大地诀别。音乐在极弱的力度中,不知不觉地消逝了。
原诗及译文
孟浩然原诗《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王维原诗《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译文:
夕阳在山峦背后逐渐沉没,暮色从山谷下面悄然升起,用它的阴影带来阵阵凉意,啊看!月亮像一弯银色的小舟,漂浮在蓝色的天湖里。身后松林吹出和风煦煦,真令人心旷神怡!快乐歌唱的小溪,流过幽暝里;暮色中的野花,苍白无力。大地的呼吸,充满安宁和倦意;一切眷恋,进入梦里。疲惫的人们回家去,在梦中重温忘怀的幸福和青春的美好回忆;小鸟在树枝间安静地休息。大地入睡!松树的阴影中凉风习习;等待友人,我在此长久伫立;期望和他做最后的别离。我多么想,与你永远在一起,与你共同享受这夜色的美丽。你在哪里?别让我长久孤寂!我徘徊,到处寻觅,和古琴常相依。一路上,芳草萋萋,绿茵遍地。多么美好!不朽之爱,永恒的沉醉!见他下马,我把一杯浊酒向他高举,殷勤相问,他将去哪里,问他为何,为何必须远离。听他,喑哑地轻声细语:你,我的知己——因为我在这世界上,永难称心如意!往何处去?我将要归卧在南山里。为我的心,为我孤零的心寻找安息。我将要回返故居!我归宿之地!再不愿远走他乡漂泊流离。我心平静等待它最后的归依!亲爱的大地!每当春季,仍将万紫千红,芳草遍地!春风旖旎。啊!永无尽期。远方的蓝天白云永无尽期。永无尽期,永无尽期,无尽期!
第六乐章演奏的时间占全曲的一半,也是马勒《大地之歌》中心思想的结论,在这个结论中承载了作者的追求与落寞,欢乐与苦恼,反叛与无奈,张扬与消沉的大量对等情节;他追求阳光与蓝天,渴望自由与新生,热爱春天与人生,向往真情与永恒;却无奈于自然规律的轨迹,无奈于消极悲观的阴影,而不得不落足于宿命的终极。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7-2011 www.musiceo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音在线
电话:010-88895183、56079485、15611277339 邮箱:info@musiceol.com 京ICP备110031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