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评委——顾雪珍
录入时间:2011/7/20 17:55:00 来 源:中音在线 [音乐考级]
第三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半决赛评委——顾雪珍
顾雪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南京艺术学院原声乐系主任,现任民族声乐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早年师从老一辈著名声乐教育家黄友葵先生和柯笳和先生。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理事,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声乐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艺术教育委员会理事。曾获文化部科技进步奖,江苏省“园丁奖”和高等院校“优秀学科带头人”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顾雪珍教授曾在南京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应邀为上海唱片社和江苏音像出版社录制《秦淮月色美》、《秋到栖霞》、《今日苏北分外美》等唱片。早期演唱的《公社的山啊,公社的水》曾在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为每周一歌反复播放。
出版专著《歌唱艺术知识》、《中国声乐演唱教程》、《音乐丛书》(七册),并在国家核心刊物和省内专业刊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数十篇。如:《学习民族声乐的点滴体会》、《江南吴歌演唱初探》、《我在声乐教学中的追求与探索》、《获奖后的思考——“雪人组合”在全国青歌大赛上》等。
从教几十年,顾雪珍教授培养了大批优秀专业人才成为当今歌坛的职业歌唱家和音乐、艺术院校的声乐专业学科带头人。其中有不少学生在国际、国内的声乐比赛中获奖:范秋华(曾获首届聂耳、星海声乐作品特别奖);殷桂兰(主演歌剧《弄臣》、《茶花女》等,曾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袁晓虹(曾获文化部“文华奖”);孙静(曾获首届中国民歌大赛金奖和第七届中央电视台“青歌赛”民族组银奖);白岚(曾获文化部“群星奖”);蔡国平(曾获中央电视台第七届“青歌赛”通俗组铜奖)。
近年来,顾雪珍教授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思维方式、方法在声乐教学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由其创意并指导的女声四重唱“雪人组合”(张慧勇、沈亚丽、褚云霞、高旖)脱颖而出,受到国内专家评委和广大观众的高度关注和喜爱。2000年,在中央电视台第九届“步步高”杯青歌赛中,他们以和谐纯净的声音,典雅大方的风格,青春靓丽的形象,首次采用女声四重唱的形式,成功演绎了约翰.施特劳斯的名曲《蓝色多瑙河》,一举夺得了专业美声组铜奖,并在团体决赛和单项决赛的素质考核中两次获得本次大赛的最高分(一次是0.98分,另一次是满分1分),从而引起在场资深评委的极大兴趣,著名歌唱家王昆、著名作曲家阎肃和著名音乐评论家金兆钧对这一“组合”的出色表现都纷纷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褒扬,广大观众和新闻媒体将该组合誉为“南艺杀出的一匹黑马”。
顾雪珍教授育人成才,关键在于她不断探索并实践声乐教学的新路子,多年来,她以道求技,道技结合,个性与共性、歌唱艺术与素质教育的和谐统一。教学中实行个别课与集体课的复式结合,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和团队合作精神,打破美声、民族、通俗的界限,以学生的自身条件为基点,兼收并蓄、广积薄发、开拓创新。“雪人组合”的成员既是相对固定的,也是不断更新的。专业实力、全面素质、德艺双馨是“雪人组合”的支柱。
顾雪珍教授坚持实践的精神和成果,还表现在:
一、80年代后期,培养了两位我国第一代盲人声乐大学生;
二、1992年,她首先开办“明星大专班”;
三、1993年,她倡议并协助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在南京成功举办全国民族声乐艺术研讨会暨“民族之声”大型演唱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