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越王博物馆三楼举行,展览时间三个月
新快报讯 记者黎秋玲 陈庆麟 实习生黄凌丽报道 中国古代人如何发明和使用乐器?去南越王博物馆看看就知道。昨日,由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联合河南博物院共同举办的“华夏余韵———中原古代音乐文物展”在南越王博物馆举行开幕仪式。此次展览位于南博馆三楼,分五个部分,共展出来自河南博物院的精品音乐文物66件(套)。
展览汇集了从新石器到民国时期,近八千年的音乐文物,既有古代上层社会专用的编钟,也有市井百姓演奏的箫、笛、锣、鼓。其中最为神秘的,莫过于用丹顶鹤尺骨制作的贾湖骨笛,堪称中国管乐器的鼻祖,比古埃及的笛子早了两千年。据悉,迄今为止,河南的贾湖遗址已经出土骨笛30多支。
本次展览时间为8月12日至11月中旬,为时三个月。此外,为配合此次开展,南越王博物馆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如在南博馆的主网页和微博上推出全新的临展特区、精品文物推介和网上互动平台,以及主办方派发的新展小报。在儿童活动区内,孩童还可以动手敲击和演奏主办方精心设计的乐器,来感受古代音乐文物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