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天津)演艺产业博览会”于9月16日~19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本届演艺产业博览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和文化产业司、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等单位承办,是我国文化产业领域一次专业性的演艺产业盛会。
作为本届博览会的高层论坛活动之一,“中国演艺装备技术创新研讨会”于9月16日召开。文化部科技司、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相关领导,演艺科技领域相关专家、学者、从业人员共百余人参加会议。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创造新财富?营造新生活”,旨在以演艺设备高新科技作为发展演艺文化、推动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引擎与动力,提高中国演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优秀文化成果与现代演艺科技的结合,促进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和持续发展。
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副局长李春雨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辞。他说,创新演艺装备技术,对于提升舞台艺术创新能力,提高舞台艺术的传播力、表现力、影响力,催生新兴文化业态,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他希望本次研讨会能够就演艺装备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正确处理演艺装备技术内部各个门类之间的关系、演艺装备技术与舞台艺术及演出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带来思想的交融和智慧的启迪。
研讨会上,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理事长朱新村作了题为《演艺设备大国向强国转变的战略思考》的主题演讲。朱新村指出,我国是演艺产品生产、消费、出口的大国,但“大而不强,多而不精”。从生产角度看,同质化现象严重,缺少知名品牌和核心技术,出口以中低端市场为主。从消费角度看,我国演艺设备消费水平最高,但消费层次较低,盲目追求大场面、大制作、大投入,不讲求对演艺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缺乏精品。
朱新村表示,当前是我国演艺设备行业实现由大变强转变的难得机遇,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以及这些年演艺设备企业自身的发展,都会带来行业的大发展。站在行业发展的角度,他从四个方面谈了实现由大到强的路径。一是政策引导,建议政府从科技创新政策、税收与贷款优惠政策、政府采购与补贴政策、规范市场招投标秩序的政策等方面进行相关引导。二是行业协会推动,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将及时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向政府及其部门反映行业诉求;以为会员企业服务为宗旨,深化服务的内涵,拓展服务的外延;加强协会自身建设,促进行业与行业间的交流。三是科技融合,促进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四是市场机制,从市场需求、市场认可、市场组合、市场平台四个方面,促进民族品牌的发展。
此外,国家大剧院工程业主委员会舞台设备部部长金志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郑辉、天津舞台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张金玉等专业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舞台科技创新、演艺科技与文化经济联动研究、演艺科技意象创造等议题发表了主题演讲。
与会专家认为,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演艺设备高新技术正日益成为发展演艺产业、推动舞台技术创新,进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动力。本次研讨会为国内外演艺设备高新企业、各大科研院所开展强强联合、加快演艺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平台,对完善学、研、产、演、展、衍的完整演艺产业链条,推进优秀文化成果与现代演艺科技的结合,构筑我国演艺设备制造业现代化的制高点,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