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在线 >> 教学空间 >> 谈戏曲风格的民族声乐作品教学

谈戏曲风格的民族声乐作品教学
录入时间:2012/1/11 13:21:00 来 源:中音在线     [音乐教程]    

  再如京剧《杜鹃山》选段《家住安源》。上段唱腔中的“牛”(niu)、“丘”(qiu)、“收”(shou)“头”(tou)、“由”(you)、“休”(xiu)等字均属由求辙韵。书写时,iou韵母前面加声母时,可省略中间的“o”母音,写成“iu”。但在发声演唱时,需将隐含的“o”元音的口腔开度尽力做好,因为“o”元音的口腔容积较“u”元音要大,具歌唱性。“u”元音主要起制约、引导“o”元音的走向及归韵收声的作用。最后一字“休”的拖腔,要舌根放松,勿挤勿压,保持住辙韵的口形,用气息支托好声音的流动,还需细膩的处理好几个装饰音,要唱出气势,唱出情势。

  三、行腔、润腔

  演唱的行腔、润腔与吐字咬字是分不开的。歌唱的语言表达随着歌曲的曲式结构、节奏速度、风格特点的不同,腔调也应该有所不同。演唱热情欢快、清新明朗、旋律节奏紧凑跳跃的歌曲,行腔应该轻巧迅捷、流畅舒展。演唱情深意长、纤细委婉、旋律节奏缓慢悠长级进的歌曲,行腔应该圆润柔和、连贯平稳。演唱刚劲雄浑、昂扬激越、旋律节奏强弱有序、明快豪放的歌曲,行腔应该结实有力、喷口自如。演唱悲痛怨恨、深缓忧郁、旋律节奏曲折婉转、滑行的歌曲,行腔应抑扬顿挫、细腻委婉。歌曲的行腔还应包括气口的安排,换气的设置,语气的运用,以及各种装饰音表现和音乐强弱、起伏等,从而达到行腔圆润流畅和层次分明抑扬顿挫的演唱效果。

  戏曲风格作品演唱的行腔、润腔,是体现剧种风格、行当特色及风姿韵味的重要表演技艺。不同剧种有不同的音乐结构形式,其行腔方法、润腔手段也就不同。不同行当包含了不同人物的性别、年龄、气质、身份等,其行腔方法与润腔手段也会有差别。在戏曲表演艺术中,流派纷呈、各显异彩,甚至会出现同一个剧目中的同一段唱腔,不同演唱者行腔方式与润腔手段也各有特色。

  如京剧《杜鹃山》唱段《乱云飞》中,【回龙】段掌握好慢起见快的速度变化,第一个“烧”字要唱出内心的焦虑,“心”字的拖腔则是焦虑心情的延续,可用轻重快慢、变化有序的行腔进行演唱。【慢板】与【原板】段,着重于一种思索分析的心态,显示出一种沉重与危机感,声音宜含蓄而丰满,唱好韵味十足的各种装饰音,如附点、颤音、前倚音、升半音及密集音符的尺寸把握。在长句拖腔中,要用强弱快慢、抑扬变化的手法,表现内心情感。最后一段要体现出镇定与自信,唱的明朗而连贯,以髙昂的气势,优美而顿挫分明的拖腔结束演唱。

  四、用气

  歌唱中呼吸是发声的动力和基础,是声乐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气息的运用与发声、咬字吐字、行腔、润腔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气为声之本”、“气动则声发”,说明了气息对声音的支托与支配作用。咬字吐字的出字、归韵、收声及五音四呼、四声阴阳等,都需要有气息的配合才能完成。行腔、润腔更离不开气息的运用与灵巧的控制。关于呼吸运用理论在这里不做过多赘述,下面以作品为例谈气息的运用。

  如京剧《红灯记》中铁梅唱段《仇恨入心要发芽》。这段唱腔由西皮导板、快三眼、二六板、快板、散板五个板式构成。唱词的情感悲愤激越,曲式起伏跌宕,是一段具有强烈震撼力的唱腔。在【导板】段应以强烈的情绪准备,带戏起唱,此时就应用强有力的气息,使字字明朗,声声高昂。转【快板】后,出字清晰干净有力,此时就应换气灵活,显示铁梅“不低头、不后退”的决心。整段气息应流畅灵活,才能唱出优美松弛的声音。

  五、韵味及情感表现

  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唱表现处理要求是“声情并茂”,声音是基础,以声音表达感情、唱出感情才是目的。声音是歌唱的技巧,而歌唱的情感和表情则是髙层次的思维反应,它包括文学艺术修养,道德情操、审美意识的追求,生活实践的体验等方面,通过声音的演唱“声情并茂” 的表现出来。故人云:“情动于衷而形于外”。在戏曲演唱中,这个“外”字的含义可包括面部表情、眉眼神情、形体姿态、语言表达等。因此,要把一首戏曲风格作品演唱好、表现好,就必须对作品的内容、结构、风格和曲式的调性、节奏以及吐字行腔、情感韵味等方面做全面认真的分析,经过演唱者的二度创作、艺术加工,把歌曲的音乐曲调、文学内容演唱、诠释给听众。

  如演唱《蝶恋花·答李淑一》。首先要了解这是一首湖南花鼓戏,是用长沙花鼓戏曲调中的木马调、四六调和神调的旋律作为素材,糅合创作而成,旋律优美、婉转飘逸。词中表现了作者对烈士杨开慧、柳直荀的深切悼念,情真意切,神思飞越,格调高昂,天宫于人间,幻想与现实浑然一体。演唱时,要领会作者的深情,还要体味那种浪漫的韵味,并且,应努力采用“戏歌”式的用嗓方法,结合花鼓戏的细膩润腔手段,以求唱的雍容大气而具浓郁韵味。

  再如演唱《浪淘沙,北戴河》。这首唱词以昆曲谱就,曲作者首先把握了词作者借景抒情的基调,上阕用4/4较舒展的节拍,表现观景沉思的情态,宜唱的深沉而大气。下阕用2/4节拍,由繁而简,由疏而密,展示了借古抒怀的情感,宜连贯流畅而似叙述。末句反复咏唱,应逐渐递进,强化情感。这首词是诗人在北戴河借观开阔雄浑之景,抒发深沉壮怀之情。先写海天风雨,排空怒潮那动地惊天之势,复咏千年历史,慷慨之情。末句点题收句,用“换了人间”之妙笔,抒发一种胜利的怡情。总的要求,应把握住豪迈大气,从容大度的特点,做到情韵皆备、声神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