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间奏部分与伴奏部分的对比与统一
歌曲进行中,在歌声暂时停止的地方由钢琴来演奏的音乐片段称之为间奏。间奏在歌曲结构中起着对歌曲音乐形象、思想情感衔接、发展过度与转换,特别是对音乐内容的补充和音乐结构的完整起着举足轻重地作用。在音乐内容与形象发生对比变化时,如果没有间奏部分的参与是无法顺利完成音乐的转换与过度的。(本节中所说的间奏是乐段与乐段之间的间奏,而不是指乐句、乐节或动机之间的间奏)
两个乐段之间的间奏通常在对比较为明显的结构之间,起到承接上一乐段乐思及转换下一乐段乐思的作用。像节奏、节拍、速度、力度进行对比,调式调性的转换,音乐形象、内容发生改变时都在作品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也是上一乐段与下一乐段在结构中保持统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情歌》(选自歌剧《苍原》)中的一段体现节奏、节拍转换的间奏(见例2)。例2中不仅伴奏织体发生了明显变化,调性、节拍、情绪……都发生了巨大转变。
例2:
间奏的作用在于承上启下,演唱者暂时停下了,而音乐还在继续,这时伴奏者的演奏要从“烘托者”重新变为“独奏者”,这部分的演奏效果直接关系到下一部分演唱者的情绪。前奏中讲究的歌唱性、乐句线条、激情等,同样要在间奏中体现,这样才不至于使听众因歌唱的中断和演奏的乏味而走神,也不会使演唱者因为停顿而松懈。间奏过后的伴奏部分通常是两种情况:一种是间奏过后仍是歌唱抒情平稳的部分,这时伴奏不用过多作处理,跟着歌唱情绪即可,另一种是间奏过后是歌曲的髙潮,这需要伴奏者对演唱者做积极的烘托,推着演唱者走。
3、尾奏部分与伴奏部分的统一
在歌曲的主旋律结束后,钢琴伴奏继续演奏的音乐片段称为尾奏。尾奏在整个歌曲结构中使歌曲的主题更加突出并得到升华。尾奏是关系到整个歌曲作品是否完整的重要环节,起到统一整曲乐思的作用,与伴奏部分保持统一。
一个好的结尾能给人以完整圆满的感觉,使人得到艺术的满足,因而尾奏的演奏要非常注意,由于这时演唱者已经唱完,听众、包括伴奏者本人从精神上都很容易松懈,造成草率结束音乐的结果,实际上这样就会破坏音乐的完整性,让听众觉得索然无味。笔者认为,只要音乐还没有结束,无论演唱者还是伴奏者仍然要全身心投入,特别是在一些咏叹调中,歌唱旋律多在高音结束,这时作为伴奏者要积极烘托演唱者,为演唱者“助威”,将演唱者未尽的“情”继续发挥下去,用你的音乐吸引听众,直到乐曲真正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