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茗茗
(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 见习助教)
内容提要:
钢琴伴奏作为一个与声乐演唱密不可分的整体,其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本文将声乐演唱和伴奏音乐的完美融合作为指导思想,从对伴奏音乐的音量、音色、音质的考量、设计以及踏板的运用方面入手,试图为声乐钢琴伴奏的演奏及教学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钢琴伴奏/声乐/音量/色彩/踏板
钢琴伴奏之于声乐作品的演绎,犹如载舟之水。完美的钢琴伴奏音乐不仅能够为声乐演唱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会使整部声乐作品色彩丰富、熠熠生辉。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尽管娴熟的钢琴演奏技术是钢琴伴奏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但仅此而已,却是不足矣的。钢琴伴奏不同于钢琴独奏,其需要伴奏者以演唱者为中心,从作品的旋律和伴奏音乐的全局出发,并以交相辉映地默契配合为落脚点来理解、把握和演绎每一首声乐作品。
为此,本文从对伴奏音乐的音量、音色、音质的考量、设计以及踏板的运用方面入手,以协助演唱者诠释声乐作品为宗旨,把声乐演唱和伴奏音乐的完美融合作为最髙目标,试图为声乐钢琴伴奏的演奏及教学提供一些思考。
一、 音量控制的必要性:
从击弦古钢琴到现代钢琴的演进过程中,钢琴音量变化的能力和音的延续程度不断增加,具有丰富表现力的音响称为了钢琴演奏中最有力的因素之一。然而在声乐钢琴伴奏艺术中,作为伴奏乐器,钢琴音量大小及其对比的幅度却要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演唱者的音量:钢琴音量过大,不仅会削弱演唱者的艺术表现力,从而起到喧宾夺主的反作用, 而且会使整体音乐形象和音响层次变得模糊不清,反之,钢琴音量过小,音乐作品缺乏有力的和声支持,音响得不到厚重的低音支撑,声乐演唱则会因此变得单薄而无立体感。
钢琴伴奏中,当演唱者旋律不需要演奏者独奏时那样恢宏的音响参与时,演奏者在减少音量的同时,要避免在有所节制的音量中束手束脚,而要敢于在音乐中表达自己的音乐见解,从而与演唱者共同塑造出完美的音乐形象。反之,当演唱者旋律需要伴奏者以宏大的音响烘托以达到某种情绪时,演奏者则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保证音乐作品的完美演绎。
总之,钢琴伴奏的音量,需要求得琴声与人声的平衡。这种平衡不仅来源于伴奏者音乐审美与音乐鉴赏的能力,更依赖于伴奏者在演奏中敏锐的听觉和出色的演奏能力。
二、Legato演奏技术在声乐伴奏中的应用:
Legato的原意为连接在一起的,在演奏法中译作"连奏"。声乐演唱是一门歌唱的艺术,歌唱者的演唱本身就具有旋律Legato (连接的)的特质,作为声乐的钢琴伴奏,要做到如人声般连绵圆润且具有表情,以达到琴声与人声的和谐统一,连奏的演绎不可或缺。然而,就钢琴自身而言,每一个音发出之后,音量就会渐行消失而无法保持。因此,连奏的演奏技术和演奏质量就显得格外重要。例如,《蝶恋花答李淑一》中,谱例:
此乐句的旋律舒展绵延。演奏者弹奏伴奏音乐的时候,要确保16分音符连奏的歌唱性和方向性,以求得其与音乐内容以及演唱者旋律的气质完美融合。此外,在做连奏时,演奏者还需跟随旋律的上下行做渐强与渐弱的处理,这样做不仅会让音乐享有音量上的变化,勾勒出旋律的轮廓,而且会更有助于乐句歌唱性的表达。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