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他们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捧起了维也纳国际音乐节管乐合奏唯一的金奖;首次给他们指导的大师班导师、奥地利维也纳音乐学院院长竟兴奋得推延了其他工作,连称“值得”。这些年,他们收获的国内外大奖和专家赞誉,不胜枚举。
如今,他们的名字已成为广东艺术教育的一张闪亮名片——广东实验中学管乐团。
然而,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这支队伍仅用了15年。5个连小号都不会拿的音乐科代表,是他们的第一批队员。
当年组建这支乐队的那位年轻老师,如今仍是乐团的“当家”指挥,他叫洪建亮,一个风趣幽默,睿智细腻的指挥家。
洪建亮说,这些年摸着石头过河,自己也跟着“孩子们”一同成长。悟出很多:教音乐不仅要教会学生吹拉弹唱,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一种音乐的思维方式,一份高尚的审美品位,还有在团队中的协调与贡献……
人物档案
洪建亮,中学音乐高级教师,国家二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管乐协会常务理事。现任广东实验中学管乐团音乐总监、首席指挥,广东省青年交响管乐团特邀指挥,广东省高等院校艺术(音乐)鉴赏研究专家组特聘教授。创作的作品获得国家、省、市级一等奖30多项。
“洪家班”:从6人小组“发家”的世界冠军
1994年,毕业于作曲与指挥专业的洪建亮来到了省实任教。当年省实没有管乐队,只听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建立过,后因老师精力所限被迫放弃。两年后,重建管乐队的担子,落到了这位年轻人身上。
没有经验,没有排练室,没有特长生,甚至没有一位有管乐基础的学生,洪建亮连哄带骗地从任教班里拉来5名音乐科代表,于是便有了管乐组的第一批成员。从如何拿小号教起,洪建亮开始带着他的队员们“打游击”——哪里有没人的课室,哪里就是他们的训练室。
第二年,这个“6人小组”迎来了好日子。省实时任校长冯思义从教育厅申请了5万元作为管乐团的启动资金。有了这笔经费,管乐组的乐器储备便丰富了起来,成员从5人扩成了20人,训练场也从教室移到了操场上。操着队列奏军乐,管乐队的“有声广告”让队伍规模再翻番。
人多了,排练的难度就更大了。洪建亮记得,当年把40人的队伍拉到教师宿舍旁的一个室内场馆里排练,每当管乐声响起,楼上的骂声便铺天盖地。因此,即便在大热天,师生们都得把门窗关紧。在那个没有空调的年代,师生们每次排练完都全身湿透。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