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出口银行北京市分行与北京四达时代通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经济合作提供20亿元人民币的合作额度。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关村园区支行与北京泰合百联传媒广告有限公司签署《流动资金借款合同》,为企业开展影视剧拍摄、制作、发行业务提供授信额度60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
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与完美世界(北京)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2年内为企业提供授信额度1亿元。
北京银行与新丽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新英体育传媒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分别为两家企业提供1亿元和2亿元的流动资金贷款授信额度。
未来文化资本全面对接
据文资办负责人介绍,当前首都正处于打造中国特色先进文化之都,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根据市委十届十次全会《关于发挥文化中心作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意见》,到2020年,北京市将推进文化金融创新,促进文化与资本市场全面对接,构建满足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文化企业需求的金融服务体系。
解决文化产业资金短缺难题
记者:本次论坛主题为什么定位倡导文化科技资本融合?
周茂非(北京市文资办主任):近些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已经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从北京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需求来看,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传统优势行业面临转型升级,设计创意、动漫游戏、数字新媒体等新兴业态总体规模偏小,融资困难、资金不足,仍然是制约首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和难题。解决这些难题,必须加快推进文化科技资本融合步伐。
记者:北京市委《关于发挥文化中心作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北京如何实现双轮驱动?
周茂非:北京将着力构建文化技术创新、文化科技成果应用、文化科技融合承载、文化科技融合市场服务、文化科技融合支持等五大体系,重点实施关键技术攻关、重点产业科技升级、新型文化业态孵育、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建设、文化科技“航母”与“精品”打造、公共文化科技设施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应用、文化科技领军人才集聚、文化“走出去”、文化科技融合服务平台建设等“十项行动”。同时,在近三年内,对60项文化科技融合重点项目予以扶持,比如首都核心演艺区、新华1949文化设计创意产业园等重点产业科技升级项目,中国动漫游戏城、万达文化旅游城、派格5D秀文化主题乐园等多业态融合示范项目,中关村国家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798文化艺术区等集聚区建设,等等。通过这些举措,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新增文化科技上市公司30家,培育千亿级文化科技企业1-3家,百亿级文化科技企业10-15家,形成1-2个产值千亿元、8-10个产值百亿元的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园区或基地,全面提升首都公共文化领域科技应用水平,在全国率先形成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新格局。
记者:对于首都实现文化大发展,政府有何举措?
周茂非:资金短缺、融资困难,是目前北京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打破这一“瓶颈”的途径是实现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全面对接,进一步创新文化金融服务体系。就是要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推动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加快完善投融资服务平台。
揭牌成立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统贷平台,就是为了有效解决文化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下一步,我们还将发起设立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担保基金,设立文化产业专业担保公司和2个小额贷款公司等,积极推进文化金融创新,构建满足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文化企业需求的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京华时报/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