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考古研究所著名考古专家王善才教授在《跨世纪国际名人名作·中国科技文化卷》“香炉石文化:古代早期巴文化揭秘”一文中写道:“在鄂西古称夷水的清江之滨,在神秘而古老的武落钟离山下,自夏时期至今,居住着一个古老的民族——土家族,那时人们叫他巴人,经过千百年的繁衍生息,古代巴人创造了神奇而璀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我们称之为巴文化。” 著名历史学家童恩正教授在《古代的巴蜀》一书中运用丰富的古代文献阐述了巴人最早祖先发源于湖北清江流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世代土家儿女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其具有代表性的是独特的“鸳鸯文化”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喜事丧办”的嫁姑娘和“丧事喜办”的跳丧,都堪称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颗颗明珠。
所有的土家民歌大多都与婚、死、劳动是分不开的。土家族的人家嫁姑娘,首先都要选择吉日,然后再挨家挨户的接亲朋好友到家里来,吃完饭,摆一摆龙门阵,紧接着就要进行娱乐活动。土家族是一个崇尚文明、注重礼仪的民族,自古以来长着为尊,因此这样的场合也大多是由年长者起头谈白,谈话内容大多数就是问对方家庭环境呀,家里有几姊妹呀,都在干什么呀等等一些家务琐事。等到老人们说的差不多,时间也出不多时候,就该由年轻人来娱乐了。这时由专门的男支客司喊道:“时间到哒,坐十姊妹哟!”唱
《开台歌》:
“石榴哎,开花儿就叶儿哎翠呀”
“ 当堂啊,坐的呀,十姊妹呀”
“ 十姊十妹呀,当堂哎个坐啊”
“听我唱个啊,唱一个开台歌”
“开台真开台,红包那个粮食哎摆出来”
在男支客司唱歌的过程中,由东家拼好两张桌子、六条板凳,然后端出早已准备好了的花生、核桃、板栗、糍粑等自家产的土特产,摆上“香桌”,这个时候,女支客司就把姑娘们带出来安席了,准备之后,唱十姊妹歌就正式开始了。
按照习俗,首先由十姊妹代替新姑娘哭父母、祖先、兄妹、亲友等,唱歌的时候,谁唱的最多最好就得到最多的好吃的,等进行到一半,氛围已经十分活跃的时候,就往往是所有在场的人都争先恐后的抢着唱、比着唱,掀起十姊妹的高潮,等到歌唱得差不多、东西也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十姊妹也就接近了尾声,唱
《圆台歌》:
“叫我圆,我就那个圆哎”
“高头四个哎,锣鼓钱”
“锣鼓钱上那个哎,四个宝哎”
“你听我唱的,好不好啊哎”
“锣鼓钱上那个哎,四个字哎”
“你看我唱的,是不是啊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