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在线 >> 人物动态 >> 胡晓平:东方飞来的“百灵鸟”

胡晓平:东方飞来的“百灵鸟”
录入时间:2012/2/22 16:15:00 来 源:中音在线     [音乐考级]    

  1982年,胡晓平报名参加法国的一个比赛。那次比赛我们国家准备选派3位选手参赛。在国内选拔时胡晓平落选了,前3名都是选拔赛评委的学生。胡晓平在比赛中的水平是有目共睹的,但她的成绩却是最后一名,这就引起了其他考生对选拔公正性的质疑。惜才爱才的高芝兰教授写信给文化部的领导,提出不能把学生当私有财产,应该让有可能为国争光的青年去参加比赛。

  后来,匈牙利布达佩斯国际声乐比赛举办,主管部门就派胡晓平参赛。在去匈牙利前,高老师看着苦练了几个月而日渐消瘦的胡晓平,悄悄地为她买了营养品,又将自己最心爱的漂亮的湖蓝色长纱裙,送给胡晓平出国比赛用。

  第一次踏进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的比赛大厅,墙上挂着的五颜六色的各国国旗吸引了胡晓平,她迅速扫了一眼:“怎么没有我们中国的国旗?”胡晓平问。友好的匈牙利人连忙解释:“因为中国的声乐从来没有参加过这个国际比赛,你们的国旗正在补做。”的确,在胡晓平之前,中国的声乐艺术一直在世界上默默无闻,1981年的《纽约时报》也分析过:“器乐方面,东方人上来了,独有声乐方面中国人上不来,语言也是个关口。”自1965年以来,匈牙利布达佩斯国际声乐比赛的一等奖一直是欧洲人的专利。

  那次比赛共分3轮,要求分别从16、17、18世纪的作品里各挑出3首作品,共演唱9首歌剧咏叹调,曲目难度非常高。各国选手中,不少人舞台经验老到,而胡晓平在国内连一场外国经典歌剧也没有演过。当胡晓平第一轮比赛完后,外国记者就盯住了她,一个匈牙利记者对她说:“我很希望匈牙利人得奖,听了你的第一轮演唱,我知道这个奖准是你的了!”

  进入第二轮比赛,胡晓平演唱古诺的歌剧《浮士德》第三幕玛格丽特的咏叹调《珠宝之歌》,她掌握自己的声音就像一位高超的器乐妙手掌握自己的乐器一样,前部分的曲调她唱得含蓄、柔美、抒情,后部分曲调则唱得热情、豪放、华丽,将少女获得珠宝之后的喜悦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而表演又那样自然、单纯、朴实。一曲甫毕,静得像没有人的剧场,掀起了暴风雨般的鼓掌声。有些观众喊了起来:“中国人,好样的!”很多观众互相交换着惊奇的目光,发出由衷的赞叹:“我们从来没听过这样带微笑的声音!”

  布达佩斯国际声乐比赛大奖只有一个,不分男女组别,最后一轮的桂冠角逐者是胡晓平和前苏联一位已有百场歌剧演出经验的男高音,那个男高音也是夺冠的大热门。凑巧的是,两人同时选了普契尼的歌剧《艺术家的生涯》第一幕片段,评委让他们联袂演出。

  《艺术家的生涯》是歌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经典,讲述了一个贫困潦倒的诗人和一个绣花女的爱情悲剧故事,其第一幕咏叹调《冰凉的小手》和《人们叫我咪咪》在西方耳熟能详,就像中国人熟悉“苏三离了洪洞县”一样。胡晓平很清楚,越是熟悉的唱段,越能考验演唱者的功力。

  大概由于夺冠心切,当音乐响起,男高音扶着胡晓平的手竟抖得厉害。《冰凉的小手》是诗人鲁道夫在黑暗中无意间碰到绣花女咪咪小手时的咏叹调,要求歌唱家情绪饱满,感情真挚,充满对爱情的赞美和向往,那位男高音的表演也很出色,但却在最辉煌的高音处破音了,显然那不是技巧问题。

  接下来胡晓平演唱《人们叫我咪咪》,她行腔流利畅达,意大利语吐字清晰准确,高音区纯净清澈,有单簧管沁人肺腑的效果;低音区柔润浑厚,仿佛发自大提琴。她的声音色彩层次丰富,即使最小的弱音,也能使坐在最后、最高处的人们听得清清楚楚。更难能可贵的是,她的形象朴实自然,与角色十分吻合。人们被胡晓平所塑造的完美无瑕的咪咪所倾倒,掌声和鲜花如潮水般铺天盖地,她连谢了五次幕。最终,胡晓平荣获这届比赛唯一的一等奖和歌剧特别奖。

  “胡晓平像一发炮弹似地打了出来,我们怎么从来不知道有这样好的女高音歌唱家!”当时国外一些最有影响的报刊都发表了一系列评论,对中国人显示出的出乎意料的声乐能力表示惊叹,认为这次比赛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了胡晓平这个人才!匈牙利《人民自由报》评论道:“观众和评委对胡晓平获一等奖的意见是如此的一致,这是罕见的。”

  获奖以后,胡晓平开始了频繁的演唱生涯,在欧洲、北美、东南亚及中国各大城市举行个人独唱会及与各地著名乐团合作演出。在“布拉格之春”音乐节,她与卡拉扬、明拉·弗莱尼等同为演出嘉宾;她在美国21个城市开独唱音乐会,受到观众的一致赞赏……

  世界各国音乐评论家给予胡晓平的演唱艺术极高的评价:“声音干净、甘美、自然,表演真挚,台风大方……”在“布拉格之春”演出期间,小提琴大师梅纽因预言:“二十年后世界的音乐中心将移到北京。”西欧评论家把胡晓平和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明拉·弗莱尼相提并论:“胡是初生的太阳,弗莱尼是黄昏的太阳,都是那么艳丽”,“胡唱的咪咪,赋予人物更准确的性格描写,应该称她是咪咪胡”,“把东方的美融入了西方的歌剧”,她是“从东方飞来的百灵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