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平:东方飞来的“百灵鸟”
录入时间:2012/2/22 16:15:00 来 源:中音在线 [音乐考级]
1984年8月15日,刚从国外演出回国的胡晓平和上海的一些歌唱演员一起,联袂到故乡柴桥演出。很多柴桥人这时候才得知享誉世界的歌唱家胡晓平原来是“阿拉柴桥人”,人们奔走相告,喜气洋洋,一千多个座位的柴桥影剧院座无虚席。
像任何一次正规演出一样,胡晓平身着湖蓝色短袖长纱裙演出服在众乡亲前亮相,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胡晓平为乡亲们献上《我爱您中国》、《珠宝之歌》等四首歌,在座的一些观众也许不懂什么叫做美声唱法,但他们知道,自己听到的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歌声。演出结束,很多人涌到后台请胡晓平签名,霞浦一家童装厂的多名女职工还邀请胡晓平和她们一起合影,胡晓平都热情地一一应允。后来有传闻说,胡晓平和女工的合影照成了该厂的商业广告,该厂童装业务为此明显增长。
胡晓平演唱的外国歌剧咏叹调丝丝入扣、惟妙惟肖,她所演唱的中国作品同样精彩完整、悦耳动听。对每一首中国歌曲,她都根据自己唱腔的特点分别加以处理表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很多国内观众正是听了胡晓平演唱的中国歌曲从此喜爱美声艺术的。
比如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很多歌者在演唱时,一般均唱得婉约柔美、缠绵低沉,而胡晓平演唱此曲时,则以深刻的意味和鲜明的层次唱出了怀念之声,更有新意的是,曲末的高音是以最强音唱出,就更加突出了思念之情,意境深远,别有一番寄寓。在《红豆词》一曲中,胡晓平以半轻声唱出的反复乐段,赋予歌曲新意。她演唱云南弥渡民歌《小河淌水》,行腔质朴、节奏自由,情意深厚、富于想象,犹如一幅清秀的山水画,十分惹人喜爱。
1986年,已是一个7岁孩子母亲的胡晓平争取到美国曼哈顿音乐学院的奖学金。她到了美国,跟随曾是世界十大歌唱家之一的卡莱里(Gabor Carelli)学习了三年,收获很大。其间,她时常被要求做很多教师都做不了的示范演唱。同学们开玩笑地说:“你哪里是学生啊,应当做老师。”
即将结束在美国的学习时,一次她到加拿大演出,看到那里环境很好,安静的氛围非常适合她继续学习歌剧和声乐,1990年,胡晓平把家搬到了多伦多。1992年,她在多伦多建立了“晓平合唱团”,亲任总监且从事教学工作。合唱团团员最多时有70多人,加拿大到处有他们演出的踪影。
音乐,是胡晓平一生钟爱的事业。20多年来,她始终活跃在舞台,每年都举办独唱音乐会,从未间断练声。上世纪90年代后期,胡晓平到匈牙利举行音乐会,再次与匈牙利歌剧院合作演出《艺术家的生涯》,并录制了唱片,仍然广受乐评家和观众赞赏。接着,她又成功地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和维也纳举行个人演唱会。鉴于胡晓平对中俄文化交流做出的重要贡献,俄罗斯政府1998年以“胡晓平”命名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
近年来,胡晓平频频回国演出,并在上海成立了“上海胡晓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了“晓平合唱团”和“晓平艺术培训中心”。2006年年底,宁波大学聘请胡晓平为客座教授,还成立了“宁波大学胡晓平艺术中心”。(编辑/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