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秉建委员:做普通的人,做平凡的事
录入时间:2012/3/12 9:38:00 来 源:中音在线 [音乐教程]
谈起丈夫拉苏荣,周秉建一脸骄傲。拉苏荣一生致力于蒙古族长调声乐艺术的演唱、传承、研究。“文革”时期,他把一些革命歌词填入有长调特色的曲调中,巧妙地使这一民间艺术在浩劫中得以完璧。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蒙古族长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拉苏荣为此作了大量工作,他提供了自己为长调老师撰写的三部文学作品以及自己的音乐作品,却未被认定为非遗传承人,他毫无怨言。用老百姓的话说,拉苏荣老师已经是人民群众公认的传承人了,没有那张纸并不影响他特有的、无人替代的声誉和作用。周秉建说退休后她要回到内蒙古,协助丈夫一起做好蒙古族长调的传承工作。
呼唤草原自然生态回归
周秉建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草原上的每一株小草,每一顶帐篷。她说,今天的内蒙古牧区采取圈地养殖,在以前的游牧方式下,羊可以四处走动,把草籽带到远方,对牧草的杂交大有裨益,如今划地为限,草种失去了传播渠道,并不利于牧草的生息繁衍。以前的牛、羊只吃草,而干牛粪、干羊粪也是草,可以直接作为燃料,没有污染。周秉建感到,农业、林业、牧业、渔业都依据其自身特点进行现代化改造,才是最适宜的。越来越多的人走进牧区、开发牧区,也给牧区物种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牧民早就知道蘑菇好吃,但为了保护草原,他们不会为了满足自己的食欲而去采挖。有的人只想赚钱,根本就不为草原着想,把蘑菇连根都挖走了,结果再也长不出蘑菇。还有人在内蒙古挖掘发菜运往南方,只因“发菜”与“发财”同音,销售时可以赢得个好彩头,却完全不顾及破坏草场生态的后果。
按照蒙古族习俗,一向只有上马酒,是为战斗者壮军威,或是为远途跋涉者壮气力,从来就没有下马酒这种礼仪。以指尖蘸酒轻弹三下,意为敬天敬地敬祖先,一般是长辈和男性才可使用的礼仪。这些民族传统风俗,已为当今的一些旅游业所歪曲,沦为浅薄的表演。周秉建想到,腾格尔演唱的《天堂》,从开始的优美抒情到结束的声嘶力竭,不正是向草原生态现状的一种呐喊么。(来源:中国艺术报/记者 怡梦)
(编辑/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