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在线 >> 人物动态 >> 西部歌王:王向荣

西部歌王:王向荣
录入时间:2012/3/24 13:34:00 来 源:中音在线     [音乐教程]    

  黄土情

  多年来,王向荣在厚重苍凉的田间地头唱,在金碧辉煌的音乐厅中唱,在一把唢呐的伴奏下唱,在规模宏大的交响乐队伴奏下他也唱。他的听众曾经是羊群,曾经是黄土地上的父老乡亲,甚至是金发碧眼的洋人。唱歌的环境总在变,听众也总在变,但不变的还是那个纯粹本色的王向荣,唱着黄土地的歌,一样的率性纯粹、一样的高亢激情,那黄土高坡田间地头的韵味,陕北人真挚朴素的情感,依然没有变。唯一改变的,就是他那逐渐爬满皱纹的脸。

  1980年,王向荣一曲“船夫曲”唱得真挚动人,传遍大江南北。当年的放羊娃王向荣,陆续走进了中央电视台,向全国观众讲述一代陕北歌王曲折动人的人生故事。也曾到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国演出。于是很多媒体也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王向荣,人们开始纷纷称他为“西部歌王”“ 信天游歌王”“ 陕北歌王”。 各种头衔封了一大堆,而王向荣却说,我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民歌传承人。

  2005年,中国唱片总公司推出了一张名为《陕北歌王王向荣》的唱片。这次录音几乎涵盖了陕北地区及其周边流行的主要歌种,有人们熟知的信天游、二人台、山曲等,还有许多人们不曾熟悉的神官调等。不仅对于他个人,而且对于陕北民歌文化,也是一个颇具历史意义的里程碑。

  王向荣是真正把民歌当作一生的事业去追求,他说,不管有多少物质上的东西,都代替不了民歌给他的精神头。只要有民歌,他就立起来了;没有民歌,他就塌下去了。他说:“ 我觉得真正来自民间的艺人们发自内心地演唱出来的东西,这才叫民歌。民歌不能离开那块土地,感情是民歌的灵魂,将情渗透到民歌中去,用情去唱。高兴的时候他是喊出来的,痛苦的时候他是哭出来的,忧愁的时候他是哼出来的。”

  黄土恋

  王向荣给自己的定位其实是一个“陕北民歌”的传承者,但在他看来,自己已经唱了几十年的信天游也不是一成不变,他说:“ 过去陕北樵夫赶着骡子的时候喜欢唱:(唱)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呦……过去是这样的,但是现在年轻人可能接受不了,所以你必须有新的内容在里边才能传承下去,现在可能就是这样唱了:(唱)我开上我的汽车呦,你开你的店,楼上楼下常见面……还是陕北民歌的味,但是内容变了,年轻人就容易接受了。”

  在参加一次全国性的民歌比赛后,有记者问王向荣对评比的结果怎么看,他非常直率地说:“ 我认为对于民歌来说,权威应该是老百姓,最高评委就是民歌所在地的老百姓,对陕北民歌最有发言权的就是陕北人民。电视台给你授予了金奖,但陕北人不承认你,陕北人认为你没味道,那你也是失败的。”

  民歌的市场就在民间,王向荣开始有意识地下乡表演。为此,他经常推掉一些大型的综艺性节目,而到各地去做巡回表演。尽管收入不是很高,但对于王向荣来说,最幸福的生活莫过于“像摆摊儿一样唱着民歌。”

  王向荣是一个把唱歌当做生命、对黄土地充满了眷恋的民间艺术大师。身为民歌艺术家,王向荣对民歌的生存状态和发展前景怀有一种忧虑感。他坚信民歌要有自己的灵魂,而这个灵魂其实就是民歌的个性。在当下很多学院派民歌手大行其道之际,王向荣却断言:“ 如此的民歌并不能走太远。因为它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失去了民歌乡野的原生状态。”王向荣希望把一些好的老先人给留下的东西,想办法唱到尽善尽美,把民歌事业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民歌、热爱民歌。

  来源:榆林晚报 作者:吕政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