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郓城县,手工古筝艺人刁望河看到手工古筝再焕新姿感到非常高兴(4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新华网山东频道4月21日电 郓城的制筝作坊产生于明洪武30年(1397年),郓城古筝以其浓郁委婉的音韵,行云流水般的音响,成为山东筝派的发祥地。
作为郓城刁庄古筝制作创始人刁琅的第24代传人,刁望河自1964年起开始从事古筝制作。四十多年来,刁望河在郓城传统制筝工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根据郓城古筝传统的16弦制作原理,研制出18弦、21弦、23弦郓城古筝,并成功地研制出独特的26弦筝。
然而,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手工古筝的制作和销售陷入低谷。刁望河的手工古筝制作几近停工,但他一直坚守着祖辈传承下来的古筝手工制作技艺。2006年,郓城水浒文化城开始和刁望河、李钦民等几位古筝制作艺人合作,解决了手工古筝的制作销售困境,使郓城古筝制作再度焕发青春。
如今,刁望河制作的古筝销往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