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上午,唐山市曲艺家协会少儿乐亭大鼓培训基地在滦南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作为唐山市首个乐亭大鼓培训基地,多位年过古稀的乐亭大鼓表演艺术家特意赶到滦南县参加了揭牌仪式,期盼这个培训基地能够将正处于断档期的乐亭大鼓传承下去。
少儿乐亭大鼓培训基地揭牌
7月6日上午10时许,唐山市滦南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楼前的小广场上人头攒动。唐山市第一家乐亭大鼓少儿培训基地——唐山市曲艺家协会少儿乐亭大鼓培训基地在这里正式揭牌。唐山市文联、曲协及滦南县的多位领导出席了本次揭牌仪式,同时到会的还有多位年过古稀的乐亭大鼓表演艺术家。
提起这个培训基地,不得不说起培训基地负责人刘淑娟。今年36岁的刘淑娟此前一直在滦南县担任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和管理工作。从2009年5月开始,时任安各庄镇和尚坨小学校长的刘淑娟就四处奔走、自筹资金组建了校乐亭大鼓培训班。特别是在2010年,“冀东文艺三支花进校园”活动开展以来,她更是不遗余力的多方求教,使得培训班的规模不断发展壮大。2011年9月,刘淑娟偶然与一直从事乐亭大鼓研究工作的赵恩潮先生相识,并在他的帮助和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在滦南建立了乐亭大鼓少儿培训基地。目前,培训基地内共有17个学生,他们最小的刚刚8岁,最大的也不过13岁。在培训基地内,他们主要学习乐亭大鼓的“唱”。“我特别喜欢乐亭大鼓,觉得它对我非常有吸引力。”培训基地学生、安各庄镇中学初一年级贾雨蒙告诉记者,“通过半年来对乐亭大鼓的学习,我的学习能力、表演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老艺术家直言乐亭大鼓断档严重
揭牌仪式结束之后,在活动中心活动室内还举行了刘淑娟向赵恩潮先生的拜师仪式。多为乐亭大鼓表演艺术家参加了这个拜师仪式。
对于乐亭大鼓的现状,众多老艺术家忧心忡忡。今年已经年过古稀的省级“非遗”传人、乐亭大鼓表演艺术家赵凤兰告诉记者,乐亭大鼓正面临严重的断档期。“乐亭大鼓现在的状况很危急,下面没有人。”赵凤兰说,“我从13岁开始学习乐亭大鼓到现在,一直没有离开过大鼓。但是现在乐亭大鼓断档严重,不但没人学,而且也没有人爱看。如果按照目前这种状况发展下去,乐亭大鼓可能会失传。”
面对这种窘迫的现状,唐山市曲艺家协会少儿乐亭大鼓培训基地的成立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希望这个培训基地真正能够从娃娃抓起,让乐亭大鼓后继有人。”赵凤兰说。 “乐亭大鼓时冀东文艺三支花之一,是根植于农村的一种艺术形式。但是在现今社会,乐亭大鼓已经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刘淑娟说,“我希望能够通过培训基地,让孩子们了解乐亭大鼓,喜欢乐亭大鼓。只有这样,乐亭大鼓才能更越来越红火,才能够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来源:燕赵都市网/记者 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