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伴随着悠扬的马头琴声,一段清丽高亢的蒙古民歌响彻上海浦西洲际酒店的宴会厅,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文化局的展台吸引了众多参展者。10月19日至22日,作为第十五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交易会的主会场,这里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家演艺机构。
在14年运作经验和去年转型发展的基础上,本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演交会借鉴世界各大成熟交易会的模式,进一步完善交易会结构、改进交易形式,实现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创新与跨越。
在专业性道路上踏实前行
看重实在的交易成果向来是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交易会的传统。今年的演交会则在这方面更进一步。无论是把会展厅选择在空间更紧凑的宾馆宴会厅、压缩布展规模,还是简化开幕仪式,把更多的经费和精力投入到增设多项创新性节目交易活动、提升谈判效果上,都体现了演交会对务实、专业、高效的追求。
走进演交会熙熙攘攘的会场,记者发现,今年参加交易会的行业领军企业进一步增多。首次参会的大连万达演艺管理有限公司和杭州宋城“演艺谷”等,都成为备受关注的展台。此外,本次参会的国外机构超过100家,参与的国际专业人士也较上年增加了约10%。其中,爱丁堡艺术节、墨尔本艺术节、新加坡艺术节等国外主流买家超过40家,占国外机构总数的40%。
海内外演艺机构纷至沓来,看中的是演交会的高成功率。去年演交会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与香港艺术节的联合委约作品《青蛇》,已经于今年3月在香港艺术节上成功演出了6场,此前在北京的演出也深受欢迎。演交会开幕当日,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与香港艺术节又就2014年联合委约制作的原创京剧进行了协议签署仪式,智利圣地亚哥戏剧节邀请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选派优秀杂技团体于2015年赴圣地亚哥艺术节演出等一系列项目也陆续进行了现场意向签署。
买家卖家都爱的展示平台
在鄂尔多斯市文化局展台,鄂尔多斯市演出服务中心主任陆松华介绍,他们的乌兰牧骑及鄂尔多斯歌舞剧团先后到过亚欧美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演出,鲜明的艺术风格引起众多国外展商的关注。
河南展厅也是演交会的一大亮点,河南省此次选派郑州市歌舞剧院的舞剧《水月洛神》、越调《老子》及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等进行推介。“这几张中原文化名片都是经过连续几年的打磨和精挑细选的,是能够代表河南走向世界舞台的。”河南艺术中心演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仕俊说。
事实上,在上海国际艺术节演交会提供的这个平台上,只要有好的节目和理念,无论大机构还是小组织都可以各显神通;不管是买家还是卖家,都能获得满意的收获。加拿大国际演出交易会的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希腊裔加拿大人“乔治主席”拉着一大箱展示资料单枪匹马前来,为推广他的乐队演出四处游走;台北艺术节艺术总监耿一伟亲自上阵,不但为自己的艺术节寻找节目,也竭力推广自己的展示平台以及在自己平台上演出过的优秀剧目;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田沁鑫今年带来《青蛇》等4部作品,继续在会场的VIP展厅做重点推荐。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参会者都是有备而来。荷兰国际演艺联盟的露西娜进场后直奔保利演艺经纪公司的展台而去;上海交响乐团的负责人和此前就已约好的国外展商坐在会场洽谈区,已经聊起了演出的细节问题。这样的高效率与组织方贴心的服务是分不开的。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王隽表示,由于交易信息通过网络等平台对注册交易各方完全透明,很多买家、卖家参会前就知道要跟谁谈、谈什么,哪些节目对胃口,从而更能够有的放矢。
“推介演出”模式成为亮点
今年,组织方在演交会主会场辟出了3个独立的半封闭式小型表演空间,开幕当日安排音乐剧《妈妈再爱我一次》的片段和10支中外乐队集中做推介演出。整个演交会期间,这样的推介演出共有31台,进一步形成现场“看样选购”的洽谈交易模式。
仿照国外主流演出交易会,首次引进的视频选拔推介模式是本届演交会的开创之举。主办方与国内代表性买家共同事先挑选出加拿大多媒体剧《美女与野兽》、英国现代芭蕾舞剧《天鹅湖》等10个较适合中国市场的国外新兴节目,由国外代表结合大屏幕高清视频作现场推介演讲,让买家“看得清楚”“买得放心”。
演交会期间,内容包括如何走向国际市场、如何走进中国市场、中外亲子儿童节目视频推介会、国内商业戏剧项目创投会、“新技术与舞台艺术”研讨会等在内的7场中小型专业研讨会与交流会分别举办,为国内外演艺界专业人士搭建了交流的平台,也为国内演艺行业人士及其项目提供了与国际市场对接的机会。(中国文化报/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