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小提琴拍出90万英镑高价
华夏时报记者 严葭淇 北京报道
101年前的10月19日,号称“永不沉没”的豪华邮轮“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沉没,一把在甲板上为惊慌的人们进行着最后演奏的小提琴,近日以高出预估价两倍的90万英镑在英国拍出。
与此同时,一个令人唏嘘不已的象征信念、勇气和爱情的故事也随之浮出水面。那些在劫难厄运面前,选择帮助他人或优雅地死去的人们,不仅绽放出伟大的人性光辉,也是如今珍稀的贵族精神的呈现。
首席乐师的定情物
看过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人,都难以忘怀其中的感人一幕:在那个冰冷而惨烈的黑夜,当“泰坦尼克”撞上冰山渐渐沉没,船上的人们惊慌失措四散逃离时,船上的乐手们却镇定地站立在甲板上一丝不苟地演奏着。
这其中就有被拍卖小提琴的主人——34岁首席乐师华莱士·哈特利(Wallace Hartley) 。正如电影中那样,当灾难降临时,现实中的华莱士·哈特利和其他7名乐队成员都放弃了逃生机会,而选择在甲板上演奏颂歌《更近我主》,以抚慰乘客们心中的恐惧。
最终,8名勇敢的乐师全部葬身大西洋。而华莱士·哈特利在巨轮即将彻底沉入大海之时,将小提琴收入琴盒并绑在自己身上。据幸存者回忆,在船头淹没前的一刻,哈特利高喊“先生们,永别了”。
其实,泰坦尼克的乐队成员并不是泰坦尼克所属白星轮船公司的雇员,他们和船上的乘客一样享有同等的逃生机会。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曾发表文章,探讨乐队成员为何坚持演奏到最后一刻,得出的结论是,因为他们的领头人华莱士·哈特利深信,“与世界上其他任何东西相比,音乐都是制止混乱的更有力的武器。”
文章称,哈特利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也是一个高度自律的人。他风度翩翩、性格开朗,回到陆上总会参加教堂的活动。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Jonathan Evans-Jones饰演哈特利,他和真实的哈特利长相酷似。
“泰坦尼克”号失事10天后,哈特利的遗体被打捞上岸,人们将小提琴连同其他物品寄给了他的未婚妻玛丽亚·鲁宾逊(Maria Robinson),玛丽亚在当时的日记里记录了这件事。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击膜鸣乐器。又称羊皮鼓。汉称羌铃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