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院建设与综合运营高峰论坛”于10月12日在山东省济南市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举行。作为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演艺产品交易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论坛由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组委会主办,“十艺节”外演及演艺产品交易部、深圳市文博剧院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长张永新、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会长李秉仁、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朱克宁、山东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孙杏林、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等出席论坛。国内知名大剧院院长和国际知名建筑师、设计师等300余人参加了论坛。
本届论坛着重探讨如何科学设置剧院服务功能和运营管理机制,将优秀大剧院声学设计、运营经验加以推广,使之在满足节会演出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演艺场所作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推动演艺产业发展。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剧院建设与综合运营管理在促进演艺产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论坛邀请了国内外剧院建设和运营方面的专家学者,其中有中孚泰文化集团董事长谭泽斌、美国剧院建设咨询管理专家Duncan M.Webb、美国剧院建设运营专家Adam Shalleck、美国百老汇亚洲公司总裁Marc Routh以及上海大剧院院长张哲等。
与会嘉宾分别就大剧院建设与民族文化复兴、美国剧院建设与运营的经验教训、美国剧院定位与功能设计、百老汇品牌是如何炼成的、上海大剧院运营管理与城市品牌建设作了主题演讲。演讲嘉宾结合各自地区大剧院发展进程和建设运营状况,阐述了大剧院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分享其先进的理念和运营之道。
演讲嘉宾认为,现代文化设施改造一要适合实际需要,二要将剧院这种文化建筑集约化、社区化,充分发挥其应有效应。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在市场化运营前提下着力提高演艺市场的成熟度,弥补演艺市场的基础性缺陷,即解决公平问题和建立发展要素市场,培养观众进剧院看演出的习惯,以及建立健全政府的扶持政策,尤其是对公益性剧院明确的扶持政策。
同时,嘉宾们也提出了借鉴西方经验、推动我国剧院建设的构想:以大剧院带动小剧场,在每座大剧院周围建设专业小剧院,通过小剧场为大剧院提供丰富的文艺资源,而大剧院则凭借自身品牌效应将这些文化艺术向外辐射,提升文化影响力,以大剧院、小剧场两者融合的“航母战斗群”模式,形成健康高效持续发展的剧场生态环境,推动演艺产业发展。
“剧院建设与综合运营高峰论坛”对我国剧院发展具有积极的学术探讨意义。它的成功举办,为中国文化建筑和演艺事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与理论探索,对山东乃至全国文化演艺产业的提升、跨越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中国文化报/焦 雯 苏 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