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国泰艺术中心(重庆日报/熊明摄)
1079个黑、白、红灯笼构建的“历史的演绎”,千张照片变幻而成的“魔方城市”,以及用一台“电视机外壳”模拟的“我的工作室”……10月29日下午,2013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暨重庆美术馆开馆仪式在国泰艺术中心举行。
这场名为“城市幻象”的艺术展,汇集了国内近50名优秀青年艺术家,近200件(组)艺术作品,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先锋的艺术姿态,展现出重庆心神涤荡、容光焕发的时尚风貌。
“国泰艺术中心让重庆美术馆更加灿烂夺目,重庆美术馆入驻国泰艺术中心,给‘国泰’这个重要的艺术符号,增添了更为丰富的艺术色彩,两者可谓是相得益彰!”国泰艺术中心副总经理符杨说。
事实上,无论是抗战时期的国泰大戏院,还是改革开放后的国泰电影院,再到如今被赋予了全新使命与精神的国泰艺术中心,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的文化建筑,早已幻化为一种内心的力量,沉淀于人们内心。
剧院+音乐厅+美术馆,构建城市文化新地标
“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也是城市的精气神。重庆不仅要建成中国内陆的经济中心,还要成为中国内陆的文化高地。”2012年9月28日,市长黄奇帆在重庆国泰艺术中心主体工程落成暨交接仪式上这样讲到。至此,淡出重庆数年之久的国泰电影院,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再次出现在山城人民眼前。
2007年,市政府出资3.8亿余元人民币,兴建重庆国泰艺术中心。
2012年,重庆国泰艺术中心主体建筑落成。
2013年正式投入使用,其内部由国泰大剧院、音乐厅和重庆美术馆共同构成,总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
外观创意十足的国泰艺术中心,建筑设计灵感来源于重庆穿斗老房(俗称“吊脚楼”),以山、水、坎、穿斗、叠檐的设计概念,来诠释重庆独特的文化韵味,并大胆采用了对比强烈的红、黑二色,作为重庆气质的表达,以象征重庆火辣的性格,以及重庆人坚强不屈的鲜明个性。
国泰的室内的设计也令人称道。一位听众曾赞叹:“音乐厅不使用任何扩音器材,坐在最后一排也能享受高品质的听觉盛宴。”
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国泰艺术中心外的国泰广场上,独具匠心的设计了造型各异的石雕,供市民休憩的石凳也一改呆板的四方造型,变身为礼品盒、车轮胎、拉扣、砚台,人们还没走近国泰艺术中心,便已经被四周弥漫的艺术气息打动。
每到周末和节假日,一些慕名而来的市内外的游客,会特意来到国泰艺术中心拍照留念,在他们心中,国泰艺术中心已经成为解放碑又一标志性建筑景观,重庆新兴的一座文化地标。
高品质+低票价,让市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紫蓝色的灯光下,清澈的圣湖边,树影婆娑,伴随着悠扬的旋律,一群美丽的桃花仙子,踮着脚尖在圣湖边翩翩起舞……今年5月2日,重庆芭蕾舞团原创现代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在国泰大剧院上演,由此也开启了国泰艺术中心的艺术大幕。
在接下来的6月1日到7月28日,一系列经典、时尚、新锐的“艺术大片”在国泰艺术中心上演。
演出剧目既有被誉为经典小剧场话剧的《我不是李白》、《女婿驾到》,也有汇集众多美剧明星的百老汇话剧《绝密》、在国内外好评如潮的大型功夫舞剧《少林武魂》,还有幽默风趣的“嘻哈包袱铺”———高晓攀相声演出、开心麻花爆笑舞台剧《乌龙山伯爵》,以及瑞士三重奏音乐会、原创儿童剧《木偶总动员》、著名钢琴家桑提罗斯的《好莱坞电影金曲之夜》音乐会等丰富多彩的剧目。
更令人欣喜的是,这些剧目最低票价仅40元。
低票价、高品质的演出,吸引了不少观众。在这5个月时间里,国泰艺术中心的大剧院陆续上演了70余场演出,每场演出的上座率都达到了近80%。那些怀揣着艺术梦想,对艺术有着狂热追求的人们,相聚在这里,共同感受文化的激荡,接受艺术的熏陶与洗礼。
“未来,我们会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更多的普通市民走进剧场,共同分享文化发展的成果。”重庆演艺集团总裁张乐表示,国泰艺术中心未来一年还有120余场演出,重庆本土院团演出将不低于20场,公益类演出预计有12场,其中不乏高品质、低票价的演出。
“美术馆的档期,已经排到了明年5月左右。除此之外,我们还将为市民带来上百场的免费美术讲座。”谈到重庆美术馆未来的发展,重庆画院常务副院长邓建强信心满满。他表示,美术馆还将不定期地邀请包括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书法摄影等精品展览进驻,把重庆美术馆建设成为重庆市民的艺术殿堂。(重庆日报/匡丽娜 李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