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音旋与丈夫金西(资料图)
多年的舞台实战经验,使王音旋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民族声乐教学方法。“即以情带声,以字带声,声情并茂,加上恰到好处的表演,犹如锦上添花。”王音旋说,所谓以情带声,首先要充分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准确理解歌词的含义,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在此基础上带着情感表达声音,这样才能唱得“有骨头有肉”。以字带声,指的是演唱过程中要吐字清晰,字正腔圆,让观众听得明白。此外,演唱时还应注重舞台表演细节,演唱者的手眼身法步都要符合“情”的要求,为“情”服务,从而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在王音旋的悉心教导下,她的学生们在各项比赛中屡获大奖,并在国内外重大演出中广受追捧。“我愿意把我的经验教给学生,看到学生们取得成绩,作为教师,我很自豪。”王音旋说。
采访进行到半个小时,保姆询问王音旋要不要躺下休息会儿,她摇头,“我还能坚持,我的身体我心里有数,血压还没上来。”说完,她径自笑了,好像那病也成了朋友,什么时候造访她心里有数。得知记者要拍照,她让保姆拿过小镜子,整理了下头发,还擦了口红。我试着拍了几张,拿过去给她看时,她嫣然一笑,“怎么这个鬼样子,等我好些你再拍吧,这样的照片也上不了报。明天我让保姆回家找找老照片。”王音旋告诉记者,她每周要往返于家和医院好几次,“为方便治疗,学校专门提供了一间平房给我。”
三
我一辈子都很幸福。老人抚摸着先生的照片,慢慢陷入对往事的回忆……
“那时他是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管弦乐队首席小提琴师,很优秀。我虽个子不高,皮肤黝黑,但他喜欢我,一辈子都很疼我、照顾我。”说起丈夫金西,王音旋满脸幸福。金西是我国著名音乐家、作曲家,从事音乐工作50多年,创作了大量具有山东民间风格的歌曲。“山东的山水草木、风土人情是他从事音乐创作的肥沃土壤。‘凡是我写过的地方,我都去过。’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79年,他与别人合写《泰山颂》时,在泰山脚下一住就是两个多月。他们多次进山采访,搜集素材,虚心向群众请教。每天在山上山下转来转去,闻松涛、观日出、听风声、看古迹……”
没有高音区,没有抑扬顿挫,只是任声线随着感情的起伏缓缓流过,房间里没有歌唱家。有的只是仲夏之日,一个奶奶在给不爱睡午觉的孙女讲述那年代久远、属于她和他的美丽往事。
2007年6月,由王音旋编著的《金西创作歌曲集》出版。歌曲集收录了金西创作的《我的家乡沂蒙山》、《请到沂蒙看金秋》、《高山上的百灵鸟》等散发着浓郁山东民间音乐特色的经典歌曲。“这里面的歌我都会唱,他喜欢听我唱。”王音旋一页页翻着,一边给记者讲述先生音乐创作背后的故事。“他常到农村蹲点,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所到之处,他都热情地与各种年龄、各种性格的民歌手交朋友,亲身感受他们的生活,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从更深层次了解山东人民,也从深层次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等方面了解山东民歌。”
我接过歌曲集,认真地翻看着,碰到感兴趣的,小声哼唱。“如果你真的想学,有空就过来,我教你。”王音旋指了指房间西南角的钢琴,“我还可以给你伴奏。”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