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时的金西与王音旋在家中合影
10月12日清晨,王音旋去世,享年78岁。她是民族声乐歌唱家,是电影《苦菜花》 《红日》 《大浪淘沙》等插曲的原唱,她演唱的《我的家乡沂蒙山》 《清蓝蓝的河》 《请到沂蒙看金秋》 《红花朵朵献雷锋》等歌曲广为流传,那韵味浓郁的歌声感染了几代人;她更是音乐教育家,培养了彭丽媛、王世慧、罗余瑛、贾堂霞等一批优秀学生。在简朴的告别仪式上,当熟悉的电影《苦菜花》插曲响起时,送别者无不潸然泪下……
王音旋一生非常低调,极少接受媒体采访,也很少谈及自身身世,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想找到她的资料却很难。这与她深受其丈夫影响有很大关系。王音旋的丈夫金西,是山东著名作曲家,他不仅长期从事山东民族民间音乐的搜集与整理工作,而且在此基础上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具有浓郁山东地方特色的优秀歌曲,对山东民歌的发展和普及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就是这样一位著名作曲家2000年因病去世后,不搞追悼会和遗体告别,去世后的第二天王音旋就和家人带着金西的骨灰前往威海,将骨灰海葬,一段时间后才通知了单位和朋友、学生们,这件事让很多他们身边的人为之慨叹、动容的同时,也感到深深的遗憾。时隔13年,王音旋也走了,到另一方乐土与她一生崇拜并奉为良师益友的爱人团聚了,然而比起这对音乐伉俪对于山东音乐乃至中国音乐界的巨大贡献,关于对他们的了解和研究还是太少太少了,这也是不少受访者向记者表达的心声。
以情带声,以字带声
金西生前曾是山东省文联的副主席,而王音旋则是山东省音协副主席。“金西和王音旋是山东老一辈艺术家中非常突出的优秀代表,是真正的德艺双馨艺术家,从不追求名利,潜心教学、潜心演唱,这给山东艺术界起到了很重要的表率作用,音乐界的人对他们夫妇俩都非常敬仰。山东民歌之所以能够产生全国性的影响,他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山东省音协主席张桂林向记者谈起金西和王音旋时充满了敬佩之情。
王音旋是山东青州人, 1948年,不到13岁的她就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8年来到山东歌舞团任独唱演员,之前曾在天津音乐学院、上海音乐研究所学习三年, 1964年到山东艺术学院任教,分配在音乐系声乐教研室,担任声乐课教学。王音旋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以情带声、以字带声。她曾谈到,拿到一首歌曲词谱,首先看它的内容,让学生理解这个歌词,表现的是什么,然后唱出它的内涵,用情带着声音;再一个是以字带声,作为一个歌唱演员,你唱的内容应该传达给观众,让人家听不清也不好,所以你得经常练习,吐字要字正腔圆。总的来说就是以情带声,以字带声,然后再加上适当的表演,就能够使这个歌曲表现得锦上添花。在民族唱法的技巧方面,注重拖腔、甩腔、舌尖颤音等等,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注重咽音的运用,这使得王音旋演唱的山东民歌更有浓郁的地域色彩。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