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协(2人):
唐仲山,男,藏族,1972年8月生,青海民族大学教授。多年来,立足于青藏高原民族民间文化,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挖掘整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取得了丰硕成果,得到了文艺界和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评价。在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中,积极协助地方和文化部门成功申报“於菟文化空间”、“热贡六月会”等省级、国家级非遗名录。入会十年来,积极配合省文联及民协完成多项调研、文艺活动及成果出版工作。无论是在民俗文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还是在挖掘和整理民间文化遗产资源工作中,他结合民俗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科学有效地获取了大量基础性资料,在国家级、省级核心期刊发表了十多篇学术论文。多项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奖励;他合著和独著出版的《热贡艺术》、《神湖记忆》、《中国唐卡艺术集成•吾屯卷》、《中国唐卡艺术集成•藏娘卷》等专著,无论内容的本真性还是形式的艺术性,都体现了崇尚民间文化,追求精益求精的艺术精神。2012年10月17日,《中国艺术报》对其先进事迹作专题报道。
东智才旦,男,藏族,1974年生。作为一个多年从事民间艺术的职业画师,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执着,促使他经常深入基层了解、调研民间艺术现状,近几年,他的足迹踏遍藏区的山山水水。其中,他在化隆县丹斗寺发现了唃厮啰时期的佛教壁画,这些壁画可与古格壁画相媲美。不仅于此,他经常资助贫困学生及困难家庭,并组织培训,传授技艺。其作品注重凸显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内容和题材上不拘泥于佛教文化,摆脱教条主义束缚,充分彰显了历史悠久的唐卡艺术对现代艺术的表现力,把传统的唐卡艺术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主要作品有:《中国电影百年百米长卷唐卡画》、《文成公主进藏百米长卷》、《宗喀巴大师功德大全》《刚察县昆仑神祠室内壁画》、《米拉日巴》、《更顿群培肖像画》、《佛光》《、岭国三十大将》等多幅民间艺术作品。曾获青海省政府文艺创作奖一等奖、上海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银奖;“最受欢迎的民间艺术家”称号、“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鉴于东智才旦在民间艺术领域做出的突出成绩,2011年,他获得了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电影电视(2人):
艾红,女,汉族,1969年12月出生。现任青海广播电视台主任播音员,系青海省电影电视家协会理事,业务专长为播音与主持人。担任主持20年。当时在青海电视节目还不成熟,综艺节目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创造性开展工作,其主持风格受到了业界和观众的认可、喜爱。1994年、1995年先后担任云、贵、青、藏四省区中秋晚会和西部、本省春节文艺晚会主持人。从1994年开始,连续担任11年《青海春晚》节目主持人, 2001年,担任首届“环湖赛”开幕式主持人;2004至2005先后出任青海“全国两会”记者报道和参加央视元宵节晚会录制。2013年4月14日先后担任纪念玉树地震三周年直播报道主持人。2005年至2006年先后荣获《青海新闻联播》青海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一等奖;2006年荣获首届青海广播电视“十佳播音员”。为我省播音主持队伍的中坚力量。
东主才让,男,藏族,1971年8月出生,现任海西广播电视台译审,省电影电视家协会会员。业务专长为广播电视和民间文化研究。先后有65件藏汉翻译文章及广播电视节目荣获全省一、二、三等奖。出版发行、制作播映《野牦牛的家园》、《瀚海春晓》、《相聚金沟里》、《藏家有女初成长》、《黑牦牛帐篷的故事》等十余部专题著作与藏语电视剧、记录片。其中《藏家有女初成长》荣获第二届中国(青海)山地纪录片短片入围奖和中国纪录片人文三等奖。东主才让同志不断以藏汉两种文字研究出版民族民间文化和广播电视节目作品,向省内外学者提供了不少的文献资料;2010、2012年度被评为“海西州对外宣传先进工作者。
《格萨尔》研究(1人):
昂文格来,男,藏族,1962年2月出生,在职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现任玉树州文化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昂文格来对《格萨尔》文化有着较深刻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他结合藏汉两种故事叙述说唱特点,自编自唱,出版了《赛马称王》、《地狱救母》、《达赛闹宗》、《箭说》等格萨尔王说唱磁带;用《达赛闹宗》的故意境绘画出版了《如意七宝》唐卡;搜集整理出版了濒临失传的“格萨尔王传”里著名的《郭拉察宗》上、中、下三集约四十二万字。此外,负责策划制作由称多县政府出品的“格萨尔王传”《雪域风采》DVD说唱专辑,这也是国内首部“格萨尔王传”说唱名段和名曲调结合而成的DVD说唱专辑。为宏扬《格萨尔》文化做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