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高校就读期间,能够学好马头琴、蒙古四胡等蒙古族乐器的演奏不足为奇,但如果能够亲手制作这些乐器,可是个新鲜事儿。不久前,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田朝鲁门亲手制作的蒙古族乐器成功展出,吸引不少人前来观看。马头琴、蒙古四胡、火布丝、蒙古呼麦大鼓、托布修尔、查日吉,一件件外形精美、制作考究的蒙古族乐器竟然出自一个学生之手,令观者赞叹。
23岁的田朝鲁门是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表演系的大四学生。这个从通辽市奈曼旗一个普通农家走出来的蒙古族小伙子,自幼对马头琴和蒙古四胡演奏有着浓厚的兴趣。高中一年级时,他曾跟着代课老师学习马头琴演奏,学习时间虽短,但他在马头琴演奏上取得了很大进步。高中三年级时,田朝鲁门曾在“诺恩吉雅”艺术节上获得“组合类”二等奖。高中毕业后,他如愿考取了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2011年9月,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开设了蒙古族乐器制作专业。一时间,学生们纷纷报名选修这一专业。经过老师的筛选,田朝鲁门和其他10名学生师从于蒙古族乐器制作专家包雪峰,开始学习蒙古族乐器的制作。
通过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11名学生中,田朝鲁门的进步最快。在包雪峰老师的指导下,短短一年时间里,田朝鲁门便完成了4件马头琴、1件蒙古四胡、1件火布丝、1件蒙古呼麦大鼓、2件托布修尔、1件查日吉共6种蒙古族乐器的制作。田朝鲁门说,他很幸运能够在大学期间有机会学习蒙古族乐器制作技艺,大学毕业后,他会在蒙古族乐器的演奏和制作上同时发展,“两条腿走路”。
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张二品介绍说,该院开设蒙古族乐器制作专业后,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激发了不少学生学习蒙古族乐器制作的积极性,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内蒙古民族大学设置此专业,是对蒙古族民族乐器制作由民间化转为专业化的一次尝试,同时也是学院产、学、研一体化的一种探索。将来学院还要将此专业作为必修课开展,让更多的学生掌握蒙古族民族乐器制作技能,更好地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
据了解,蒙古族乐器制作专业的开设在我区乃至全国音乐类高校尚属首例。(内蒙古日报/康桂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