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折不弯的卖油郎
晋剧《九件衣》,是广大百姓百看不厌的优秀传统戏。上百年间,先后由盖天红、丁果仙、程玉英、花艳君等名家代代传承久演不衰,成为艺人们的看家戏、吃饭戏。
山西商人之所以誉满天下、生意日隆,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能用儒家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来完善自己,讲究“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十分看重个人的名份和气节。《九件衣》中讲述的就是一个卖油的商人和他的未婚妻,坚持真理宁折不弯,以死抗争恶势力的悲壮故事。
卖油郎钱玉林生意亏本,难以继续经营,未婚妻蒋巧云闻讯后,偷偷送来九件嫁衣,让钱玉林典当,用典当银两继续卖油。不料邻村恶豪乔武举家被盗,也丢了许多衣物。乔武举见卖油郎在当铺典当嫁衣,怀疑是他盗了自家的衣物,告到衙堂。趋炎附势的县太爷严刑逼供,卖油郎咬定嫁衣为未婚妻所赠。乔武举暗中行贿,县太爷再施酷刑,卖油郎硬死不说假话,一头撞死在衙堂柱上。蒋巧云惊闻卖油郎遭到诬陷,不惜待嫁女抛头露面,赶往县衙与乔武举对质。她问乔家衣上的纽扣几针几线缝成?乔回答不出。她说自己的嫁衣每个衣扣都用九针九线缝成,让县太爷当堂验证。衙役把九件衣扣一一验过,果然都是九针九线。真相大白,武举诬陷好人收监问罪,卖油郎无故蒙冤,平反昭雪。烈性的蒋巧云见未婚夫屈死大堂,也当场掏出剪刀愤然自杀。
自由择婿的女店主
明代末年,太原有个“悦来”茶馆,由民女彩霞和她母亲共同经营。彩霞女大当嫁,便取出一把祖传大铁弓,悬于茶馆内,贴出告示称,谁若拉开大铁弓,彩霞便选他为婿。
开茶馆的老板,要公开选女婿,这在当时的市井百姓中真是一件罕事。一时间,太原街头巷议,引得许多青年纷纷前来应招。晋阳总兵之子史伦闻讯后也来到茶馆,他见彩霞年轻貌美,便摘下铁弓想当乘龙快婿。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阔家公子,哪能拉开百斤大弓?史伦却依仗权势硬逼彩霞嫁他。彩霞平时练得一身功夫,她一阵拳打脚踢将阔公子轰出茶馆。史伦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一日,民间侠士匡忠前来拉弓应招。不仅铁弓拉开,一身绝技硬功也让彩霞一见钟情。二人正待成婚,史伦由妒生恨竟告匡忠为龙山造反头目,由总兵府抓捕发配边关受刑。彩霞为拯救夫婿,卖掉茶馆,女扮男装,投奔龙山农民起义军。在匡忠好友的协助下,起义军击败史伦父子,彩霞夫妻终于团圆。
此剧名《铁弓缘》,又名《英杰烈》,先后由晋剧名旦刘少云、高翠英等主演。上世纪60年代,云南省京剧院还曾拍成同名电影。
真诚换真情的小货郎
明仁宗年间,贫家子弟小贵走街串巷卖梨为生。小贵做生意诚实厚道,从不缺斤短两,有时还赔钱让利,加上人又生得端庄俊雅,举止落落大方,所以很受顾客喜爱。
一天,右丞相杜美之子看上了左丞相秦参的姑娘,托媒前来提亲。秦参听说杜美之子又丑又蠢,但碍于情面不敢拒婚,便提出先相亲后成婚的缓兵之计。杜府一老家人认识卖梨小贵,便支招让小贵先代杜公子相亲,待定亲之后再让杜公子娶亲。杜丞相让老家人去找卖梨小贵,说代相亲后有重金酬谢。小贵认为做人要以诚实为本,不能冒名顶替。老家人说一个小小商贩怎敢得罪丞相大人,小心受牢狱之苦。小货郎不敢再拒绝,只得冒充杜公子前往秦府。秦大人一眼识破假象,让小贵说出实情。小贵老老实实地讲出自己的身世和代相亲的原委。秦大人见小贵诚实厚道正直善良,又长得一表人才,便不顾小货郎的出身卑贱,将计就计,真把宝贝女儿嫁给了他。此事让杜美大丢脸面,儿子也丑名远扬,他恼羞成怒,寻个理由,上书朝廷,将年迈的秦参发配出征边关。小货郎与小姐完婚后,随岳父一同出征,鞍前马后侍奉,出生入死杀敌,立下了赫赫战功。得胜还朝后,皇帝封小货郎为大将军。
此剧名《小贵卖梨》,是梆子戏中的传统剧目。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