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甘南到北京,再到香格里拉,热西·才让旦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够帮助自己实现音乐梦想的心灵圣地。
老家美,但没有外来文化信息。让全球冒险家像吸过鸦片一样奔赴的香格里拉,在热西·才让旦看来,是一个交通方便、国际交流频繁的地方。2004年,在那里,他开了一个小小的酒吧“热西藏乐” ,没有像其他酒吧一样正常商业运营,但却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音乐聚会场所,吸引了不少来自非洲、新加坡、欧美的音乐人,甚至还有美国斯坦福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的学生。
“我在酒吧清唱,不戴麦克风,训练自己对内心唱歌。健康的心态对了,唱出来的感觉不一样。声音不是压抑的、挤出来的,后来唱得越来越轻松。我的演唱,让我感受到很多人的看法。在声音的处理、歌曲的选择上,我不是特别迎合流行音乐,我的音乐特别慢。有的人不一定喜欢;有的人没办法兴奋,反而去沉思,思考个人生活、感情问题……表现各不相同。 ”让他最有感触的是,在酒吧里暂住的七八个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博士哭了。
“他们根本听不懂歌词,家庭条件非常好,可能是我的音乐触动了他们内心的某个点吧。 ”热西·才让旦笑道:“可是妈妈不高兴了,她希望我的生活变好,让我晚一点唱,因为我一唱,就没有人喝酒了。 ”
除了酒吧演出,他还在当地的学校做免费教学。一开始,教七八个小孩,孩子们乐感好,唱得很好听,“一张白纸,怎么写都行” 。但教完后,孩子们转身就唱流行音乐。“他们一旦进了学校,学会考虑发声方法、声音位置的时候,演唱就不自然了。 ”热西·才让旦有点惋惜。
2008年,为了更好地从事藏族民间音乐的保护和传播工作,由迪庆州民政局批准,热西·才让旦发起成立了香格里拉民间音乐保护协会,希望通过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资助和协会志愿者的爱心、努力,一点一滴地把那些珍贵地散落于民间的传统音乐文化遗产从濒临灭绝的危险境地中抢救出来。从去年开始,酒吧已经不再营业,成为了协会的办公室。
应该考虑民间音乐的根本问题
热西·才让旦说,他喜欢村庄的生活感觉,在城市里没法静下来。与他一样怀揣音乐梦想来到北京的藏族音乐人数以万计,他离开了,但更多的人留下了。到底音乐的珍宝在哪里?在城市里,可以更好地出名;到乡间去挖掘民间音乐之根,却又有一番朴素的快乐。
作为音乐人,这辈子要做什么?热西·才让旦将这个问题抛给了所有的藏族音乐人。“找作曲,会花很多钱;去民间挖掘传统音乐,会有源源不断的灵感。民族音乐人,一定要了解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只要根不变,唱法可以流行、可以民族。现在音乐人都像坐在沙发上唱歌,其实有了生活经历,闭上眼睛唱歌,就能闻到曲调诞生的土壤的味道。 ”
2012年5月6日,在政府和资助者的支持下,香格里拉民间音乐保护协会开启了大香格里拉——康区采风之旅,带着专业的摄影师、录音师,提前做好路线规划,全程考察了两个月左右。